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子午观潮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2024全球航天发射回顾 中国航天后劲十足

2025-01-15 23:49:13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4年,全球全年发射运载火箭265次,入轨航天器2795颗,比2023年的220次再次提高了纪录。这里面美国一共发射了154次,占比54%排名第一,我国发射68次占比26%排名第二,俄罗斯发射17次占比6%排名第三,后面是新西兰13次、日本7次、印度5次、伊朗4次、欧洲3次,朝鲜1次。



这里面亮点很多,有很多首次。比如,我国嫦娥6号月球背面取样返回,一共带回1935.3克月被样品,这是人类第一次拿到月背的月壤。美国航天的亮点主要是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创造的,一个是“筷子夹火箭”回收星舰一级,这确实震撼;另一个是首次商业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最远抵达1400公里高度,并且在距离地面700多公里的高度进行了出舱活动,比国际空间站和我国空间站的400公里左右轨道都要高,这也是创造历史了。


发射次数最多的火箭,毫无悬念是马斯克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号,一共发射132次(失败1次),占全年全球火箭发射次数的51%,入轨重量的80%以上,具体的说,2024年全年入轨载荷重量约2085吨,美国就占了1786吨,我国约202吨,俄罗斯约75吨。


从这些数据也能看出,回收复用火箭技术的魅力所在,马斯克的猎鹰9号一级火箭数量也就不到20枚,但最多复用次数已经达20次。就是这么点火箭来回用,一年竟然发射了130多次,如果不能复用,那就得造130多枚火箭,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发射速度和发射总量,星链的4万颗卫星计划也不能实施。


所以,回收复用火箭效益是巨大的,从发射成本来说,美国NASA原来低轨道运输成本是27万美元/公斤,正是猎鹰9号把成本降到1400美元/公斤,直接开启了一个时代。可回收复用火箭是航天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方面我国无论是国家队长征系列,还是诸多民营航天企业都在大力发展,近两年就会看到成果。



现在航天商业化确实是一大趋势,民营航天企业优势在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这一点很明显,我们在2024年珠海航展就看到很多航天相关的民企开发了非常多的降本增效的产品。比如,木制整流罩、不锈钢罐体、可复用的火箭发动机等等,为什么我国会一下子出现这么多民营航天企业?这也很容易理解,随着太空互联网等大规模项目的推进,它们是有非常大的可能分到蛋糕的,这就是动力。所以,大家看到我国原来全部都是长征系列火箭进行航天发射,这几年“谷神星”、“双曲线”、“朱雀”、“天龙”等等纷纷出现,而且都在研发可复用火箭,未来谁的成本低,同时成功率高,谁就能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就能发展壮大。


这也可以看出,民营航天企业必然倾向于投资见效快的项目,而国家级的超级航天工程。比如,建设空间站,载人登月,建造月球基地等等,这些投资大见效比较慢的,还得国家队出手,从这方面看,我国的发展格局就更平衡,更有优势。



比如,载人登月这样的超级项目,美国原本是2024年实现载人绕月,2025年就要再次载人登月,但现在明显进度根本跟不上,去年发射两个无人月球探测器“游隼1号”和“奥德修斯”号都没成功。波音的SLS火箭也进度缓慢,加上去年波音星际客车飞船上得去下不来,看来继续依靠波音、洛马这些老巨头不靠谱,搞不好要全部押宝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等着他的星舰成熟,能不能赶在我国之前载人登月,这已经是问号了。


而我国这些年国家队按计划完成了空间站建设,嫦娥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等超级工程,取得完胜的战果,空间站载人往返已经常规化,嫦娥5号、6号从月球采样返回,说明我国地月往返、登月返回技术已经成熟。接下来长征10号载人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月面航天服、月球车等很多初样产品都已经研制成功或正在加紧研发。我国宣布的明确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这个目标势必能提前实现,关键就是这个“前”是2029年,还是2028年?就像我们的航母8万余吨,076是4万余吨,究竟这个余是多少,那就来猜猜吧。

编辑: 李苏宁
视频编辑: 黄艳琳
责编: 方梁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发射航天空间站长征运载火箭猎鹰9号火箭载人登月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2
廉江一家三口被杀案一审宣判:死刑立即执行
案件聚焦2天前
00:07
多名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 外交部:严正交涉!
时讯2025/08/16
00:54
“亮证”事件最新后续:6名公职人员被追责
时讯2025/08/16
00:53
锦江乐园改造更新方案公示 摩天轮将归来
看呀STV2025/08/16
00:09
官方通报“亮证女司机”处理后续 多人被问责追责
时讯2025/08/16
00:08
特朗普称将筹备俄乌会晤 能否达成协议取决于乌克兰
看现场2025/08/16
01:57
普京和特朗普会晤 为什么选在阿拉斯加?
环球交叉点2025/08/15
00:08
石破茂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 小泉进次郎参拜
时讯2025/08/15
00:07
原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将军因病逝世 享年89岁
时讯2025/08/14
00:12
噩耗!苍山走失8岁自闭症男童已遇难
子午观潮2025/08/13
00:10
还会再来!马库斯和朋友无惧西媒人身威胁
时讯2025/08/12
00:41
从“大同订婚强奸案”看“内蒙古婚内强奸案” 律师解读
时讯2025/08/12
00:15
“性行为同意”成争议焦点 律师推荐男性做到3点
案件聚焦2025/08/12
00:07
内蒙古婚内强奸案开庭 男方律师:婚内不存在强奸
案件聚焦2025/08/12
00:49
内蒙古一男子被妻子告强奸 明日一审开庭
时讯2025/08/11
00:53
自闭症男孩参加独立营走失 大理官方再发通告
时讯2025/08/11
00:07
军事基地泄漏放射性废水 英国防部故意隐瞒多年
时讯2025/08/10
00:08
现场视频!抗战胜利80周年首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时讯2025/08/10
00:29
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一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时讯2025/08/10
16:08
高管遭性侵后整理232页证据 获国内首次工伤认定
叩击2025/08/08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