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环球叶问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中国经济怎么样?什么才是实事求是?

2024-01-18 16:26:58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章一叶  陈维琴

中国经济又双叒叕不行了吗?


岁末年初交替之际,不少外媒开启了新一轮的唱衰中国经济,散播诸如 “中国经济停滞不前”、“经济复苏不如预期”、“中国将重走日本老路”等等言论。


我翻看了一下这些文章,大致是说,中国的经济有增长,但增长不及预期,有成绩,但效果不及预期。中国在消费、就业、房地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经济前景堪忧。更有甚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危及全球经济的稳定。


说实话,这些唱衰言论并不新鲜。自改革开放以来,五花八门的“中国崩溃论”就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每隔一段时间,他们总能找到新的“证据”去证明中国经济正在衰落,或者必将衰落。当然,每一次唱衰,总以打脸而收场。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经济就是在西方的花式唱衰中崛起的。


在最近的唱衰文中,最常见的一个论调就是:“中国经济复苏乏力”。


从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中国的GDP126.0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增速高于2022年的3%。如果和其他经济体相比,美国(的增速)大约是2.6%,日本大约是1.6%,德国大约是0.3%。换句话说,中国跑赢了大盘,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速保持领先。《经济学人》智库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将增长4.9%,考虑到基数效应,这表明中国的基本面更加稳固。


但某些外媒觉得,中国不增长个8%、10%就是不行。例如CNN的这一篇,标题叫做《中国经济经历了悲惨的一年,2024年可能更差》,文章认为虽然中国的增速有5%,但新冠前,都是6%以上,甚至接近10%啊,所以中国的前景不乐观,恐怕要面临几十年的停滞。


如此简单粗暴的逻辑,实在有失水准。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让全球经济承压,任何国家都面临挑战。而且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这是经济发展阶段演进的自然结果。六年前,十九大报告也已经指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第二个常见的外媒论调,就是中国“充满风险,不适合投资”,它们渲染在华投资“风险”,声称中国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可能“吓退”外资,“对资本流入中国构成障碍”。


但实际上,根据商务部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荷兰等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10.3%、94.6%、90.0%、66.1%和33.0%。此外,(前10个月)在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947家,同比增长32.1%。


我们做国际新闻的,今年跟拍了很多很多次外企高管密集访沪。他们用脚投票,选择投资中国。


《南华早报》评论说,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成熟的产业生态系统和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意味着这是一个难以放弃的市场。香港瑞典商会主席Kristian Odebjer则表示,“对于那些愿意坚持到底的外国投资者来说,最终的回报可能是巨大的。”


当然,也有部分外资在转移。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国内劳动力等成本上升,这些企业选择在全球范围调整布局。二是因为竞争优势不足而退出,比如Uber干不过滴滴,Amazon干不过淘宝和拼多多。


第三个常见论调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拖累全球”。外媒有一个“恶性循环”的奇怪逻辑,就是全球需求减弱,“拖累”了中国的出口。而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经济增长放缓,又“拖累”了其他国家。


但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中国经济的引领作用依旧突出。


回顾过去1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2.3%上升到18%左右,货物贸易总额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2023年,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贡献全球增长量的三分之一。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近期密集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除了以上的这三种论调,各种花式唱衰,还有不少。


美西方唱衰中国,首先是因为意识形态的作祟,他们难以接受国际力量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取得较大发展的时候,他们就大唱“中国威胁论”,中国遇到周期性调整的时候,就鼓吹“中国崩溃论”,长期在这两种论调中反复横跳。


其次,是企图通过散布消极言论,动摇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阻碍中国发展的脚步。


再次,就是通过唱衰,在中国人当中散布悲观主义情绪,去瓦解我们自己的信心。


BBC最近的一篇文章,就各种举例,反复拿“信心”说事儿,暗示中国可能会走上日本的老路。


我平时在网上或者微信群里,确实能看到一些国人跟着外媒的调子唱衰自己。


但渲染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营造一种“中国不行、外国行”的氛围,就是人间清醒吗?就是实事求是吗?


当然,我不是说我们的经济环境是完美无缺的。这段时间里,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就业,消费,住房,特别是A股走势等数据不算好看。有些人有情绪,可以理解。


但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还是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


世界经济波动下行,我们不可能独善其身。2023年,中国经济承压前行,已经实现难能可贵的整体回升。


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中国经济韧性强、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而且我们早就不以简单的GDP数字来论英雄,而且转向了高质量发展。中国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中国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上发出了积极的信号。


即便某些经济数据有波动,也是正常的。这些都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


习主席说过,“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


面对挑战,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唱衰。爬坡过坎,我们需要的是坚定信心。只有信心才能凝聚力量,让我们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过关斩将。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中国经济股市GDP商务部对华投资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8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抵达特检组 首度出面接受调查
时讯3天前
02:03
一条视频讲清楚 带充电宝坐飞机机场怎么查
看呀STV2025/06/27
00:31
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欢呼 家长:她考得最好一次
时讯2025/06/25
00:20
官方回应了!退休金无需缴个税!
时讯2025/06/25
00:16
爱狗VS安全?成都小区民主协商化解流浪犬争议
东方番茄酱2025/06/25
00:07
特朗普再秀下限:发恶搞视频 曝光北约秘书长私信
时讯2025/06/25
00:09
中方在北京会见伊朗新任驻华大使
一眼看天下2025/06/24
00:25
军事专家预测9·3阅兵最大亮点:空中梯队
一眼看天下2025/06/24
01:28
全是高精尖!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权威发布2025/06/24
00:13
阅兵式所有参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时讯2025/06/24
00:45
本科线402!特控线505!2025上海高考成绩单出炉
时讯2025/06/23
20:29
被拖下水?特朗普打伊朗原因,恐怕和想象相反
義见2025/06/23
00:09
敏感时刻!两艘超级油轮在霍尔木兹海峡紧急掉头
时讯2025/06/23
00:10
是否掌握伊朗寻求核武情报? 美国务卿:这不重要
时讯2025/06/23
00:08
安理会激烈交锋!多国代表发言时以代表玩手机
时讯2025/06/23
00:12
湖南:特大暴雨袭击 紧急抢修保供电
东方番茄酱2025/06/23
02:14
毕业典礼食堂阿姨叮嘱“好好吃饭” 打动万千学子
时讯2025/06/23
00:39
王强:伊以怎么打都是“双输” 只有美国获利
时讯2025/06/22
00:09
内蒙古核查通报那尔那茜 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
时讯2025/06/21
00:10
美代表安理会上大骂以色列 话音刚落发现搞混了
时讯2025/06/2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