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快看上海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没想到,上海的精细劲用在了它身上…

2025-11-18 12:19:54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沈姝艳

我不是在上海长大的小囡,2017年大学毕业后才来到上海工作。作为一名记者,我既见证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也触摸过石库门弄堂里的城市记忆。但说实话,当我多年前第一次蹲点旧改基地时,我没想到,这里还有人“拎马桶”。


居民们如此回忆当年的情景: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这痰盂拎出去倒掉,不然家里一整天都会有味道。”


“我们也不是就近就能倒,还得穿过一条马路。”


“楼梯又暗又陡,下楼梯头顶装只矿灯,之前就有人楼梯上摔下来,痰盂都翻掉了,一个人‘三急’怎么行呢,真是很辛苦。”


“拎马桶”问题的背后,既有过去住房民生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也有早先建筑设计理念的局限,还有多重现实因素交织的客观困难。90年代的时候,上海曾经每天有70万只“手拎马桶”。2022年上海完成了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解决了大部分人“拎马桶”的问题。可大家知道,推动一项工作,最难的往往是“最后一公里”。


2023年底全市对无卫生设施旧住房,开展了一轮全面摸底,共排摸出约1.4万户“拎马桶”居民,就像撒在城区里的“芝麻”,点位分散、空间狭小、人口稠密、房屋状况差别大,存在重重改造限制,地的工作、房的工作、人的工作,样样难做。


杨浦区控江路街道黄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诚说:“只要居民愿意过来,约好了,我们再晚也是等的。”这份耐心,是沟通的第一步。


黄浦区房管局更新科科长马明玉则道出了改造的现实阻力:“楼下居民说,这里是我的灶间,就是烧饭的地方,这个污水管从我们上面走,万一渗漏水了怎么办?”


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工作人员严旭鹏对此也是深有体会:“邻里之间的矛盾,为了一个方案,前前后后真的沟通了不下十次。”


面对这些“硬骨头中的硬骨头”,上海拿出了“绣花功夫”,这两年我穿梭在中心城区的老街坊中,跑了近20个里弄小区,走访下来我发现每个地块,都有类似于像这样的一份台账,而这样的台账也仅仅是一小部分,每家每户的特殊情况,他们都有所记录。


一区一策,一项目一方案,一户一档,把“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细,发挥到极致,把每一只马桶、每一个点位,都当成“独立命题”,这些“命题”的破解方式,还真是各式各样。


具备条件的,纳入零星旧改地块实施搬迁置换;房屋老化严重的,进行拆除重建;空间狭小的,就想办法“抽户”腾挪或通过增设户外卫生设施予以托底保障;涉及风貌保护的,采取“入户加装+抽户加装+保护性修缮”三同步综合改造模式,避免大拆大建。


上海市卢湾公房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忠明介绍:“在风貌保护建筑里,外立面不能受到干扰和破坏。污水管道在墙外是看不到的,我们在内部重新规整,统一一路延伸,再接出来。”


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全力托底;基层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带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让改造既保存了历史风貌的“面子”,又实现了便民利民的“里子”。


当然,其实这些天我还是见到了“拎马桶”的居民,因为确实有个别家庭,因房屋长期空关、老人生活习惯等原因,自愿放弃改造,碰到这样的情况,台账做好记录,持续跟进,后期一旦有意愿,改造可以再启动。


虹口区房管局更新科科员王成告诉我:“整个改造过程是动态的。我们不断更新这些表格,能及时了解各个点位的安装情况。如果有什么问题,备注栏里会显示出来,我们再通过专班的形式来针对性地解决。”


这或许就是城市治理最真实的模样,不回避复杂,不夸大成果,而是在现实的局限中,尽力为每户普通家庭寻找可能的出路。


黄浦区居民陈范华现在用上了独门独户的卫生间:“这上面两家人家,就是两个马桶。现在改造好了,真的感觉阳光照在我们身上了。”


杨浦区居民张华凤经常会来拆除重建的工地看一下,满怀期待:“希望就是快点,我们能够早点住进来。”


虹口区居民袁来娣看着新家说:“新房子,你看这个洗澡间,比我们原来大多了!”


站在上海中心,在上海的最高点,一览“人民城市”的全景,在这里,一边是未来,一边是历史,高楼大厦和百年里弄融合共生,这就是上海,在它飞速奔跑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过,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总书记在上海多次强调的这句话,早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真正的现代化,是让每一个“没想到”的角落都被看见、被回应,上海解决“拎马桶”难题的背后,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时时放心不下”的民生牵挂。

编辑: 蔡理 沈姝艳
视频编辑: 陶余鑫
美术编辑: 张烨
摄像: 屠佳运 沈姝艳
责编: 严玮骊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改造工作居民拎马桶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31
30年持之以恒 上海如何啃下“拎马桶”改造硬骨头
看懂上海33分钟前
04:21
为了1平米的尊严 上海用了30年
看呀STV2小时前
20:05
“小马桶”里的“大民生”
看懂上海20小时前
00:57
完成14082户改造 上海总体完成“拎马桶”改造
看呀STV1天前
00:07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时讯2025/11/14
02:52
上海老底子:记忆中的给水站
影像上海2025/11/14
00:10
目标2000枚 伊朗加速导弹生产应对以色列威胁
子午观潮2025/11/13
00:08
从树上到杯中 海南咖啡“沪上”飘香
东方番茄酱2025/11/13
02:17
首次来中国巡演 这架飞机才是旅客心中的样板机
看呀STV2025/11/12
00:07
英国警方披露抓捕画面:钱志敏在床上被捕
时讯2025/11/11
00:12
“暴走团”现身香港?徒步团队浩浩荡荡路过维港
时讯2025/11/11
00:09
95岁“股神”巴菲特将告别 不再写年度股东信
时讯2025/11/11
04:08
执牛耳者丨志存高远 开拓眼界成就美好人生
执牛耳者2025/11/11
00:09
吉祥物找吉祥物合影!全红婵“捕获两只大湾鸡”
时讯2025/11/10
02:14
把自己练到“报废”才跳出了这神仙舞台
番茄鱼2025/11/09
03:37
上海老底子:电话传呼员 铃声不断
影像上海2025/09/28
00:13
儿子初中毕业却不念了 独自来广州陪尿毒症妈妈
时讯2025/09/12
01:03
惊呆!上海霸道业主将房子面积扩大近3倍?
新闻坊2025/09/10
01:35
医保综合减负你了解吗?上海这八类人群可获益
看呀STV2025/08/27
01:18
上海这个地方让一群大汗淋漓的男人齐声说好
看呀STV2025/08/25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