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正经经,政经金观察。
最近,我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全球南方学术论坛。“全球南方”这个概念为何最近不断升温?当全球南方成为一种集体力量,它会对长期由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带来哪些改变?在现场,我也和大家聊了聊。

摆脱单一国家主导、美元霸权地位受挑战、和平与发展……与会代表们对于全球南方的关注和期待各有不同。
说到“南方国家”,有一条著名的分隔线。1977年,联合国成立了以德国前总理勃兰特为首的“南北委员会”,按照全球现代化发展程度,划出了一条“勃兰特线”。界线以北,称为“北方国家”;界线以南,称为“南方国家”。
“全球南方”的概念,正是由“南方国家”发展而来,主要指代的是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区域的全球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根据专家的分析统计,目前全球南方涵盖约130个国家,占全球人口85%、世界陆地面积的70%以上。
然而,同这些数字并不匹配的,是南方国家的话语权依然有限。在金融、军事、舆论等领域,也长期受北方发达国家影响。
“西方国家仍然对全球南方有很强的控制力,比如通过信贷和债务机制;西方还拥有巨大的军事控制力,美国在全球有900个军事基地,其中一些基地位于全球南方国家。同时,西方控制的许多新闻媒体,比如福克斯新闻、美联社、谷歌新闻等影响巨大,控制着舆论。”与会代表、三大洲社会研究所所长维杰·普拉沙德告诉我。
困难依然在,但变化还是有的。至少这几年,“全球南方”概念听到得越来越多了:是不是?
这其中,相当大的一个原因是:全球南方国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超过40%。根据联合国的预计,从今年开始的5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55万亿美元,其中70%来自全球南方。这些数据都表明,世界经济重心正不断南移。
然而,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在西方的政策精英和学界的语境中,全球南方并不包括中国。比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全球南方视为东西阵营对抗、特别是中美博弈的“第三方力量”,构建中国不属于全球南方的叙事,质疑和否定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实质是为了拉拢更多发展中国家选边站队、联手对华。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印度。西方国家这两年力捧印度做“全球南方”的领导者,试图激化新兴大国之间的矛盾。
尽管西方竭力想把中国与全球南方切割,但中国作为全球南方一员的身份不可否认。在历史经历、奋斗历程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有许多相似性和共识。
其实,全球南方最核心的诉求还是发展。近些年,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科技创新,中国都积累起了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实力,这能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的发展经验非常务实,比如,既运用政府力量,又借助市场机制等。”与会代表、三大洲社会研究所编辑、研究员希兰·伊兰佩鲁马说。
今年初,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的快速发展,走出了低成本、开源的AI发展路径,打破了美国“大力出奇迹”的AI发展模式,这对于许多全球南方国家来说,有着更强的借鉴意义。“中国利用人工智能在教育、农村发展和振兴等方面取得进展,这些技术技术和应用都将能助力全球南方的发展。”维杰·普拉沙德说。

最后,再谈谈我的感受。
西方看似加大对全球南方的投入,但更多是从政治角度看待全球南方,既不希望全球南方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也无法真正对全球南方面临的发展难题感同身受。
再看中国,从参与发起创立新开发银行,支持南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到进博会上,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部分免费展位和产品支持;今年初,还在上海启用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运营基地,致力推动人工智能培训等……中国都拿出了满满的诚意。
在我看来,中国属于全球南方,全球南方需要中国。面对全球南方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定能发挥出更加重要的积极作用。
你们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 编辑: | 金普庆 |
| 责编: | 张悦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