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叩击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中国第一瑜伽村 直播、健康餐成农民的致富经

2021-05-12 11:15:37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抒灵  李响

“全体练瑜伽的,到村委来。”每天清晨6点半,阳光初照在华北平原上,玉狗梁村的村头大喇叭就会准时响起。这个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普通村落,常住人口平均年龄近70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高度老龄化的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练习瑜伽。扎头巾、穿花袄的农民,是如何与瑜伽这样一个都市白领热衷的健身项目联系在一起的呢?


作为一名练习了五年瑜伽的资深爱好者,这样的村子,我是一定要来拜访一下的。村里的大爷大妈们告诉我,他们也已经练了五年了。看到大家练习年资相仿,把瑜伽带进村子的村第一书记卢文震提议,让我和大爷大妈们在村头的小树林里摆上瑜伽垫,比试比试。


三个回合后,我承认我输得非常惨烈。弯腰抱脚这样的动作,我确实天生柔韧性差,做得不好;但像倒立这种对核心力量肌群要求极高的动作,大爷大妈们却是一秒到位。75岁的张应花大妈告诉我,他们的锻炼是每天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如此坚持下来的五年,和我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练习比,我确实是输得心服口服。



虽然我输得很彻底,但这也证明了大爷大妈们长期锻炼的成果。他们没有高级的瑜伽教室,也没有专业的健身装备,却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瑜伽动作。而这,都是来自村第一书记卢文震的创意。2016年,卢文震作为村第一书记履职玉狗梁村。他至今还记得刚来的时候,看到村里的景象后产生的绝望心情:“报名扶贫工作组以后,我来到这一看,立刻就后悔了。因为真的是连一亩水浇地都没有,村里还全都是老人,连育龄妇女和孩子都没有,年轻的都外出打工去了,贫困人口有60%以上的都是因病致贫。”


为了帮助村民们尽早脱贫,他前前后后想了很多办法。做手工,妇女们身体不好坐不住。引进养殖项目,村民们身体不好无法完成大规模的养殖任务。所有的困难都来源于一个“病”字。老乡们年纪大、体质差,在别处效果显著的脱贫项目,到了这里却都“水土不服”。怎么才能给玉狗梁村“量身定制”一个合适的脱贫项目呢?为此,卢文震挨家挨户拜访,坐在老乡家的炕上一聊就是一两个钟头。“一上炕就得盘腿坐着,但是我当时我膝盖不好不想上炕,可是如果不上炕,老百姓觉得你跟他特别生分,工作就不好开展了。”然而,上炕之后的卢文震也并不自在,总是动来动去。“就在这个尴尬的瞬间,我就无意中看到人家一家子就那么盘着腿坐着,稳稳当当的,腿盘得很平,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城市里的瑜伽。”


把双脚放在对侧大腿上,这个动作在瑜伽运动里被称为“盘莲花”,对初学者来说非常困难。但是对长期盘坐在炕上的乡亲们而言,这却不是什么难事。卢文震一通走访下来发现,村里当时年纪最大的90岁张荣花老人都会做这个“盘莲花”。这个细节给了卢文震灵感:能不能通过练习瑜伽改善村民们的体质,然后由此衍生出一个“前无古人”的脱贫项目呢?



新鲜事物的推广总是不那么容易。村民们听了卢文震的倡议,纷纷表示没有听说过瑜伽,更别提会相信这个东西可以帮助大家锻炼身体。尽管老乡们大多持观望态度,但卢文震心里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他决定挨家挨户地去做思想工作。“为了吸引大家,我给大家买了几十副手套,又买了一百个瑜伽垫,都是我自己花钱,谁来我就免费发一个。”


改变在悄然发生,渐渐地,村民之间都在传“新来的卢书记要教我们瑜伽”。当卢文震再去走访村民时,村民们会主动问“你看看我这个动作算不算瑜伽”。卢文震感受到自己终于赢得了村民们的理解。从那之后,每天早上6点半,下午5点,他都会召集村民们在村委会门前的小操场上练习瑜伽,一天四小时。


其实,卢文震自己也没有瑜伽基础。为了能“跑”在村民们的前面,每天晚上,他都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加班”学习。为了方便村民们理解,他把“武士坐”体式改名为“奶奶坐”,“犁式”动作改名为“倒挂金钩”,“树式”改成了“金鸡独立”。卢文震重新命名了这些难懂的瑜伽体式,村民们学起来也更容易,逐渐都喜欢上了这种慢节奏的养生运动。


自从开始练瑜伽之后,玉狗梁村的老人们不再窝在炕上玩纸牌。大家都意识到,健康是脱贫的第一步。随着瑜伽运动风靡全村,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玉狗梁村“中国瑜伽第一村”的称号。卢文震欣慰地告诉我:“我们跟乡卫生院的院长交流过,他说全乡23个村子到乡卫生院看病的人,现在属玉狗梁最少。”


北方的春耕即将开始,80岁的张桂莲奶奶拿上农具准备下地干活。我和张奶奶一起下地翻土,动作没有她熟练不说,力气也比不上。不少村民都告诉我,练瑜伽五年来,他们几乎连感冒都没有得过。


两面井乡的玉狗梁村,人人都会练瑜伽,身体也好。这个消息很快就在附近的村子传开了。不少邻县的村支书也带着村里的妇女们来玉狗梁村学习。2018年8月,卢文震在村里举办了首届农民瑜伽运动会,召集了十里八乡的143位村民参赛。瑜伽运动会的成功举办让卢文震意识到,“中国第一瑜伽村”的称号已经成为了玉狗梁村的一张“金名片”。如何让这张“金名片”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呢?一位回村探亲的年轻人给了卢文震灵感。这位年轻人看到自己的奶奶成了“瑜伽高手”,马上就申请了一个短视频账号。“第一条就点进来3万多网友,从零粉丝一下就涨了好几千,最多的时候点击量就这个四五百万。”借着数以百万计的流量,奶奶的线上瑜伽课也受到了网友们的追捧。19元一节的瑜伽视频课,一个月就卖出500多节。



瑜伽和直播改变了村子贫困的命运,玉狗梁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老年人练瑜伽已经为村里脱贫打开了思路,如何通过瑜伽这张名片吸引产业进驻,引导年轻人返乡创业,成了卢文震思考的新问题。2018年,卢文震了解到藜麦在健身圈非常流行,因此他带领村民引种了150多亩藜麦。在81岁农民王占山大爷的日记里,我们看到了他第一年种植藜麦丰收之后的喜悦心情。“藜麦352斤,每斤出麦0.7斤,共计246.4斤,每斤15元,一共3696元。每亩地再补贴200元,共计7410元。这可真是钱够花、觉够睡,山药萝卜够猪喂,过着天堂般的生活。”


为了打开销路,提高藜麦产业的附加值,卢文震还打算在今年为村里引进一条藜麦深加工流水线。今年秋天,丰收的藜麦将被做成茶饮和营养代餐销往各地。最让卢文震高兴的是,瑜伽村的名号打响以后,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开始返乡工作了。我们在村里采访时,玉狗梁村的两委换届工作刚刚结束,新当选的支书和妇女主任都是原先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新任村支书张鹏程上任的第一个星期,就自掏腰包买了一辆挖掘机,带领村民们掘土种树,将村容村貌修整一新。另一边,卢文震已经邀请了运营民宿的公司,到村里考察投资环境。


增强体质、打响名气、创业增收,玉狗梁村通过瑜伽,实现了脱贫路上的“三级跳”。风靡都市的瑜伽运动重新点燃了村民们的生活热情。在老人们真挚朴素的笑容里,我们感受到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看到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未来的希望。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抒灵 李响 编辑:小真)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中国第一瑜伽村直播健康餐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2:46
香港《稳定币条例》今日生效 开创全球监管先河
双城记2天前
01:15
暴雨致丹巴路积水 目前已处置完毕
看呀STV3天前
00:07
“路易号”真成船了?一眼假!公安已介入
求证2025/07/30
00:55
中环内圈金沙江路口因积水封闭管控
看呀STV2025/07/30
00:36
少林寺新住持印乐 曾表示“不评价少林寺商业化”
时讯2025/07/30
00:11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时讯2025/07/30
00:25
少林寺管理处回应:新住持印乐法师已到少林寺
时讯2025/07/29
00:09
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 此前担任洛阳白马寺方丈
时讯2025/07/29
01:11
14岁少女被陷MCN里 直播经济下未成年人保护困局
东方快评2025/07/29
01:00
北京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因灾死亡30人
上海早晨直播间2025/07/29
00:28
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360余起 查补税款30多亿元
时讯2025/07/28
00:28
中国佛教协会:释永信败坏佛教界声誉 注销戒牒
时讯2025/07/28
00:24
少林寺通报:释永信被查!涉嫌刑事犯罪
时讯2025/07/27
00:46
多名未成年人围殴一男孩 叫嚣“我没16岁欢迎报警”
时讯2025/07/27
00:58
夜线快评:面馆卖茅台,何至集体上头?
夜线约见2025/07/25
00:14
大学生泰国打工失联 朋友曾劝别成《孤注一掷》
叩击2025/07/25
06:40
专家解读:泰国与柬埔寨在两国边境地区发生交火
时讯2025/07/25
01:09
上海发布2025年养老金上调方案
时讯2025/07/24
00:09
佩通坦哽咽含泪谴责柬方:他们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看现场2025/07/24
00:18
第9号台风“罗莎”生成 上海周末雨势明显
看呀STV2025/07/24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