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透视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让乡土动物重归故土 首批入住“居民”来了解下

2019-04-28 11:49:35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朱齐越  汤铭

本周一,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区正式向公众开放,作为大陆第一家以"乡土动物"冠名的展区,请来的是哪些动物朋友?他们与上海有着怎样的关系?动物园又为何要花大力气来打造这样一个乡土动物展区呢?



在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展区里,几只貌似小鹿的动物吸引了一群小学生的注意,讲解员姐姐告诉他们,这些"小鹿"叫獐,是上海的"土著居民",这让孩子们更兴奋了。“太可爱了!就像我们的小弟弟一样!”

獐又名河麂,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早在新石器时代,上海就有獐的分布,19世纪末数量达到鼎盛,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0世纪初獐在上海地区几乎绝迹。直到近些年,随着上海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獐被重新引入,并逐步繁殖,如今已扩大形成了过百只的种群。百年过去,獐终于重归故土。



事实上,很多上海人也不清楚,哪些动物是"上海老乡"。比如不远处的貉,随着上海生态环境的好转,野生貉在上海地区的遇见率近年来也有上升趋势,有时甚至能在上海外环绿带、住宅小区内发现它们的踪影。

而要让这些小动物在这里过得和在野外一样自在,乡土动物区的设计与建设也是动足脑筋,比如,为了满足小兽们奔跑、躲藏需求,专门模拟野外环境,设置了草坪、树洞,而为鸟儿们准备的,则是这片"雨水花园"。



黑头白鹮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在亚洲东部,黑头白鹮的数量据统计少于100只,如今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崇明岛上慢慢开始出现了它们越冬迁徙的身影。

上个月,雨水花园完工后,工作人员试探性地帮助黑头白鹮搬离笼舍。

雨水花园中央的小岛就是他们的新家,短短几分钟后,它俩已经开始在红叶李上的树枝平台上悠闲地玩耍了。鸟儿对新环境的快速适应,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栖息地营造上的精心设计。上海动物园工作人员张志浩说:“把它放在一个和它生境相类似的环境里面,无论是对动物的习性来讲,或者对动物的科普来讲,都是比以前的效果更好的。”



"湿地风貌"是整个乡土动物展区的基调,湖面、浅滩、溪流、小岛错落有致,其中还种植了很多水生植物,并放养了部分小鱼、螺和蝌蚪。岛上还专门搭建了"昆虫旅馆",放置稻草、枯树枝、枯树皮等材料,吸引不同昆虫。这些昆虫和部分水生植物除了打造多元生态环境之外,还可以成为鸟类的食物,构成完整的生物链。建造至今,甚至已经吸引了不少野生"土著"在此嬉戏。

上海动物园工作人员陈今朝表示:“现在我们已经发现有绿头鸭,还有一些野外的小鸳鸯,明显不是我们这里的,会有越来越多的不知名的、知名的野生动物"土著"都会在这里出现。”



动物园方面希望,在乡土动物区,不是简单地将人与动物隔离,而是让人们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就像是"到动物的家里做客"一样。上海建工园林设计院院长何翔宇说:“在整个园区里设计了一个架空木栈道,这些木栈道连接了各个小动物的家,近看这些小兽们,远眺湖面上的白鹤,这样的观赏体验是不一样的。”

园方希望,每个来到乡土动物园的游客,在了解了这些"小老乡们"的故事之后,会更加关注身边的野生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上海动物园园长裴恩乐表示:“可以让上海市民更多关注我们自己的环境,能够来参与到动物的保护工作当中去。”

目前,乡土动物园里已经有20多种动物入住,园方希望能够将动物园的展示,与城市的动物保护结合起来。未来,还将推出更多的科普活动,让市民能够多多了解这些不为人知的乡土动物,同时,也对环境的保护有更深的感触,共同思考人与动物如何更好地和谐共生这个社会命题。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齐越 汤铭 编辑:范燕菲)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乡土动物故土动物园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8
一小时内4架 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动无人机袭击
时讯1天前
00:08
特斯拉宣布:擎天柱机器人开始练中国功夫了!
时讯2025/10/05
00:16
“蓝马甲”帮您和陆家嘴三件套拍出最美合影
时讯2025/10/04
00:10
英国曼彻斯特恐袭事件中一名死者系警方误杀
时讯2025/10/04
01:14
大师赛盛宴不只在球场 一张票根串联文旅商体展
东方新闻眼2025/10/03
02:01
为热爱奔赴上海 10万发烧友集结国际手办模型展
时讯2025/10/02
02:39
花式促销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长假首日申城商圈迎大客流
时讯2025/10/02
01:32
50万就业 千亿产值 贵州发展的“造血干细胞”
这就是中国2025/09/29
00:07
日本幼儿园校车撞入民宅 司机死亡 5名儿童受伤
时讯2025/09/29
04:00
第八届进博会上海城市形象片发布
时讯2025/09/29
00:09
伊朗外长怒骂美国无耻 逼伊交出核材料换取豁免
时讯2025/09/29
06:03
交大 “哪吒” 团队用科研写就热血
时讯2025/09/28
00:08
以色列卷入俄乌冲突?泽连斯基表态
时讯2025/09/28
02:14
专家解读:欧盟为何斥巨资打造“无人机墙”
环球交叉点2025/09/28
00:07
季风雨季再酿灾 印度这一地暴雨引发河水泛滥
时讯2025/09/27
01:13
上海这种人人想要的资源 这里被薅得又收费了
新闻坊2025/09/27
00:08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8星
权威发布2025/09/27
00:09
台湾堰塞湖溢流洪水吞没牧场 50秒没过牛群头顶
时讯2025/09/26
00:08
调查扶梯、提词器和音响?特朗普把联合国当白宫
子午观潮2025/09/26
01:23
2025“感动上海”年度人物:龚建强
正能量2025/09/23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