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上海港捷报频传,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屡创新高,其中,上海最大的散杂货码头——吴淞口岸频现“大家伙”出境,包括二氧化碳吸收塔、大型盾构机在内的中国制造在这里批量出海。
上午9点,位于吴淞口岸的张华浜码头火力全开,三艘外贸船舶同时抵港,一辆辆集装箱半挂车“叠着罗汉”依次驶入码头......一片繁忙景象。为了确保靠港“零延时”、货物装卸“零等待”,吴淞边检站为靠港的“一带一路”国际航船、载运重大件船舶开辟绿色通道。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张华浜和军工路码头迎来了一波作业小高峰,据吴淞海关统计,“双节”8天,共监管超10万吨货物、17艘次船只,同比分别增长超10%和50%,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以来,吴淞口岸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大块头”装船出海的场景。1-9月张华浜码头出入境(港)船舶500余艘次,同比上升11.6%,军工路码头出入境(港)船舶600余艘次,同比上升3.35%。
近年来,不少中国承建的海外炼油厂、水泥厂等,将整条生产线的核心设备拆分或整体运输。这些设备往往是超重、超限的重大件,它们常常通过上海港出海,这需要上海港提供从内陆运输、码头装卸、绑扎固定到海上运输的一体化、专业化解决方案。
目前,上海港已拥有最密集的国际航线、处理重大件货物的顶级能力以及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也将吸引更多中国高端制造的“大家伙”选择这一“超级枢纽”起运出海。
编辑: | 张蕴昆 |
责编: | 周缇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