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六条”落地后的首月,上海楼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进入“十一”黄金周,市场热度未见消退,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随着成交量的稳步提升,购房者的决策节奏明显加快。
这个藏在写字楼里的售楼处,样板房还没有好,售价也还没有确定,但因为楼盘位置好,是黄浦江核心段中最后的临江成片开发住宅区,项目在长假期间成为购房者竞相探访的“热门打卡地”,累计接待访客超过300组。
“后滩这个区域我们觉得还不错,所以就过来看看。其实去年的政策环境就已经很友好了,利率也处在低位。”前来探盘的李女士表示。
项目热度背后,除了先天区位优势,也少不了政策助力。楼盘负责人介绍,“沪六条”出台后,外环外区域不再纳入限购范围,此举为市场释放出一批新的购房需求,初步估计此类客户占比约10%。
“售罄没问题,肯定没问题。”项目销售经理张博对项目前景充满信心,“我们计划在年内推出首批房源,此次黄金周先行开放展厅,正是希望借此机会进行预热。”
记者还注意到,当前购房者的关注点已不仅局限于地段与发展潜力,对房屋自身品质的重视程度正显著攀升。这一趋势与政策导向不谋而合。九月底,上海住房市场迎来新规,对“好房子”标准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其中,阳台面积计算方式发生了重大调整,最大面积将会较之前有所增加。
“新政出台后,感觉房子的性价比应该会比前期更高。”购房者邵先生坦言,“我个人最关心的还是房屋的公摊问题,也就是净面积。比如我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实际到手的使用面积到底有多少。”
在新政加持与优质房源持续入市的共同推动下,新房市场表现不俗,9月份,上海全市在售项目日均成交面积环比8月增长33%,全月总成交面积达到55万平方米。同时,在“沪六条”精准施策的外环外区域,二手房市场仍保持活跃态势,9月二手住宅成交1.8万套,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黄金周期间,房产中介机构还敏锐地察觉到市场结构的一个细微变化:尽管政策更多惠及改善型客户,但刚需首套购房者的入市意愿开始显著增强。他们表示,以往持观望态度的客户偏多,现在市场成交开始放量,这对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和信心都起到了积极的提振作用。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从政策层面来看,无论是对于刚需购房者还是改善型需求,都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在积极的市场预期推动下,购房者的决策周期正在缩短,出手节奏明显加快,上海楼市的活力有望得到持续释放。
编辑: | 张蕴昆 |
责编: | 夏鑫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