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透视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缴费容易退贷难!警惕教育培训机构贷款购课陷阱

2018-09-15 19:23:01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书馨

不久前,新闻透视报道过租房行业存在"租金贷"的情况,租房承租人被代理经租企业销售人员误导,不明就里办下贷款租房,表面看起来是在每月支付房租,实际上是在向金融机构还贷款。一旦中途代理经租公司关门,这房子住不下去,贷款却还得每月按时偿还。而最近,看看新闻Knews记者接到市民反映称,类似做法在培训机构也十分常见。


今年暑假,王女士为读初一的儿子报了掌门1对1网络课程。上了几次后,王女士对课程很不满意。她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自己在掌门1对1网络课程,买了160多节课,但是只上了3节课老师就说要出国深造,需要换老师。可是,换好以后,这位老师不是忘记了时间上课,就是借口说网课网卡,其中最长一次一卡就要卡十分钟,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所以王女士决定退款,不想再继续上下去了。



然而想退款却并不容易。王女士说,当时她是根据课程顾问的推荐,通过百度钱包申请了贷款,两万多元的课程首付一千多元,其余按月支付。而申请退款后,页面虽显示"剩余课时全部退款",但贷款并没有第一时间终止。每天都有短信和电话来催王女士还款,即使称自己已退了款,但百度钱包方面则称是以王女士名义贷的款。



而看看新闻Knews记者随后了解到有类似操作的培训机构不止掌门1对1这一家。已经报了华尔街英语的陆先生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反映,在报名时销售人员竭力推荐百度钱包,称原本一整年36000元的课程,先支付3600元就能上课,后续费用只需每月按时还款。在办理过程中没有任何流程,全程都是销售人员代办,即使陆先生只有临时身份证也是可以办理。


之后,当陆先生申请退课时,却发现退款并没有那么容易。对方开出的退款申请书写明,45天才能收到退款,同时上面也写明,若不按时还款造成信用受损,需由本人担责。同样,刘小姐总共是贷了47000,声称能学5年,但8月发起退款至今,依然需要继续还每个月2000左右的贷款。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去到一处华尔街英语门店咨询,果然,销售人员就推荐办贷款买整年课程,只要下载一个百度钱包,等分期的金额办下来,只需要十分钟,填下信息即可,这样就可以一次性少付钱。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还发现,百度钱包的客服页面上写着,"退贷需要先和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商户协商,由商户发起",也就是说,如果商户在同意消费者退款后却不主动发起退款,消费者就很容易陷入贷款容易退贷难的被动局面。


今年前8个月,市消保委共受理教育培训投诉4000余件,其中外语培训类投诉占到一半以上;在涉及贷款支付的投诉中,有近八成是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办理的。部分培训机构的做法都是,把贷款包装成"分期付款"来促销,而对贷款限制性条款和风险只字不提。一旦消费者申请了贷款,钱就打到了培训机构账上,形成无人监管的资金池,而等到消费者想退贷时,机构可以一直拖着不给办,消费者却还得按时还贷。



市消保护委副秘书长唐健盛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培训机构实际上是处心积虑在给消费者设置一些障碍和陷阱,给消费者在未来的消费当中实际上是增加了很多风险,而此责任一定要由企业来承担。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国家《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还明确,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三个月的费用,而像这样通过贷款等形式掩盖一次性收取远超三个月费用的做法,也涉嫌违规。


像这样的培训贷,办理时操作极其简单,而一旦消费者要想从培训机构退课,主动权却全由机构掌握,哪怕对方同意了退款,但只要想办法拖延,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就无从说起,企业却可以借助这样的培训贷掌握大笔无监管的资金在手,对于这一新现象,相关的行业监管也需尽快跟上。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书馨 编辑:傅群)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教育培训机构贷款购课陷阱贷款陷阱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9
中方在北京会见伊朗新任驻华大使
一眼看天下3天前
00:13
阅兵式所有参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时讯3天前
20:29
被拖下水?特朗普打伊朗原因,恐怕和想象相反
義见2025/06/23
00:09
敏感时刻!两艘超级油轮在霍尔木兹海峡紧急掉头
时讯2025/06/23
02:14
毕业典礼食堂阿姨叮嘱“好好吃饭” 打动万千学子
时讯2025/06/23
00:16
王强:美国是“外科手术式”打击 且不缝合就走
时讯2025/06/22
00:09
内蒙古核查通报那尔那茜 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
时讯2025/06/21
00:17
在伊中国人:挨过以色列“三板斧” 伊朗挺住了
一眼看天下2025/06/21
00:10
美代表安理会上大骂以色列 话音刚落发现搞混了
时讯2025/06/21
00:13
中国同胞亲历以伊冲突:导弹像流星一样发射
时讯2025/06/21
06:03
“危险赌徒”的“铁拳”还能挥舞多久?
子午观潮2025/06/20
00:07
清华回应北语教授被树砸身亡:校外企业违规作业
时讯2025/06/20
00:30
我驻以色列使馆提醒在以中国公民进行撤离登记
时讯2025/06/19
00:13
胡塞出手 白宫参战?伊以战场外溢风险加剧
子午观潮2025/06/18
00:09
德国总理语出惊人:以色列在替西方干脏活
一眼看天下2025/06/18
03:36
核谈崩盘,特朗普被以色列逼上梁山?
环球交叉点2025/06/18
00:30
游客被回复“不要再来” 上海外滩美术馆致歉
看呀STV2025/06/18
00:10
伊朗对以发射导弹 中国乘客航班上拍下惊人一幕
时讯2025/06/16
00:07
伊朗公布袭击目标:以总理家!内塔尼亚胡发声
时讯2025/06/15
00:08
中方是否支持伊朗封锁海峡?外交部回应
一眼看天下2025/06/13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