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子午观潮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破译科创策源源代码④:如何破除一切制度藩篱?

2021-01-07 22:04:09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刚刚过去的2020年,上海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如期“交卷”,科创中心制度改革的主体架构也已基本确立。


2021年新年伊始,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办公室举行第13次全体会议,再次把强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强调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持续推进。



科创“基本法”落地 盘活城市创新资源


2020年5月1日,《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正式施行。


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基本法、保障法、促进法”,条例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作出了系统性和制度性的安排,如提供研发资助,扩大科研事业单位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与动力。


条例施行后,与上海科创“22条”、科改“25条”及其他配套政策,构建起了门类齐全、工具多样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用法治环境为科创中心建设“保驾护航”。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的专职副主任王鼐用“非常重要”来形容条例出台的意义。他认为,科创中心建设条例是把过去多年来上海积累的经验,通过法律文件固化下来。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科创不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是事儿,而是全社会都要在这一法律框架下共同推动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 如何进一步为创新“松绑”?


“十三五”期间,上海不断以改革为创新“松绑”“赋能”。《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制度“三部曲”,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加速了“科技变现”的速度。2019年,上海开展技术转移服务的市场化机构有117家,促成技术成果转移1851项,交易总额达24.14亿元。


不过,在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的所长石谦看来,眼下的科技转化在制度设计上仍有瓶颈,尤其是很多大院大所,因为属于中央在上海的科研单位,在享受上海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的时候,就受到体制的束缚。而这些大院大所都是上海宝贵的战略科技力量,如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十分重要。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上海也已经开始进行探索,比如在“科改25条”里,就提出了要建立“三不一综合”的新型研发机构。王鼐解释称,“三不一综合”就是不定编制,不定额度,也不受工资总额的限制,实行综合预算统筹。过去,科研单位受到事业编制限制,管理相对比较死板,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获益也因此受限,但在实现新型研发机构之后,科研人员就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去转化财富。


而针对外界担忧的科技成果转化会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王鼐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个误区。他表示,如果职务发明成果如不去转化,只是放在我们的高校科研院所里面,它就零价值,但是如果能够顺利转化,科研人员就有了奋斗的动力,能够在科研院所做出更好的成绩,而这些成果带来的论文、专利等等对科研院所也是一种获益,所以这时一个共赢的机制。



服务国家战略  上海怎样成为“开路先锋”?


1月5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召开,围绕科技自立自强这一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对新一年的重点任务作出部署。


锚定这一目标,上海也有规划,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近日表示,当前,上海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已经从搭框架、建制度向提升体系化能力转变。未来5年,要主动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是上海在进行制度突破时始终牢牢把握的一点”,王鼐表示,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仅仅是上海的事儿,而是国家战略。国家给上海的要求是要代表国家去参与全球竞争,所以在进行制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对国家有什么示范拉动作用。


这一点在上海试点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中得到了很好体现,这一制度意味着医药研发企业等不具备相应生产资质的主体,可以通过合作或委托生产的方式获得药品上市许可,有效保护了医药企业的研发积极性。2019年底,这一试点内容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通过上海试点向全国推广,从而拉动了全国医药产业的发展。



强化科创策源功能 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


未来上海要进一步强化科创策源功能,还有哪些制度藩篱有待破除?


王鼐建议,要加快试点、总结经验,将制度创新成果向更多领域辐射推广。比如,现在正在部分高校试点并且广受欢迎的财政预算科研经费“包干制”,就应该让更多科研机构都能享受。同时,针对一些科研“国家队”无法完全享受上海地方政策的限制,要进一步推广部市合作机制,通过长效的沟通机制来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石谦则认为,任何制度都是有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上海的科创制度设计既要适应科技本身带来的新挑战,也要适应上海这座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比如,上海会率先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和智能化时代,也会比其他地方更早遭遇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我们的制度就是要激励大家做开路先锋,去做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同时要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更多人积极去探索科学的未来。石谦表示,将制度创新提升到文化层面,应该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李丹 郝苗苗 黄涛)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科创科创板策源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52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震撼来袭
时讯3天前
00:54
小男孩手臂卡在地铁扶手之间 民警迅速解救
看呀STV3天前
00:08
美军高官:加沙将不会有美国部队
时讯2025/10/12
01:29
5岁男孩眼睛被戳伤 园长抹猪油致残 240万医疗费谁担?
时讯2025/10/11
00:10
中方回怼西方国家抹黑言论!挨个点名多国劣迹
时讯2025/10/11
00:15
李大霄:做好人买好股!三连忠告不要上杠杆
时讯2025/10/11
00:10
强降雨冲击墨西哥全境 老人把冰箱当救生艇
时讯2025/10/11
00:28
费德勒全家来沪,喊你推荐吃大闸蟹的地方!
看呀STV2025/10/11
00:09
“台独”自制潜艇翻车!国防部:完全是自不量力
时讯2025/10/10
00:09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含以军撤军等四大核心内容
子午观潮2025/10/09
00:10
飞机上看儿童色情影像 日本足协高官在巴黎被捕
时讯2025/10/09
02:14
上海长假共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 同比增19.74%
时讯2025/10/08
00:28
上海一小车直接冲向警车!民警:我肯定要闯红灯…
新闻坊2025/10/08
00:08
一小时内4架 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动无人机袭击
时讯2025/10/08
02:01
东方秋晚上演人机同奏开启一场跨越时空音乐之旅
时讯2025/10/06
00:09
27岁女子因身材焦虑8年只吃水果 死前体重仅44斤
时讯2025/10/06
00:08
台湾长荣航空同一天两起意外!一架因风复飞机尾触地
时讯2025/10/06
00:08
特斯拉宣布:擎天柱机器人开始练中国功夫了!
时讯2025/10/05
00:14
“我儿子是马克龙” 95后非遗传承人圈粉总统母亲
一眼看天下2025/10/02
03:42
老颜们的国庆
时讯2025/10/02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