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子午观潮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直面爆炸 处决间谍 伊朗向美国发出终极警告?

2020-07-16 00:08:06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7月14日晚,伊朗司法部宣布,已处决一名向美国中央情报局出售情报的前国防部工作人员。由于当天正值伊核协议全面达成5周年,伊朗发出的信号耐人寻味。


伊朗此刻处决CIA间谍 时机耐人寻味


伊朗司法部发言人埃斯梅里表示,被处决的间谍叫阿斯里加,其在国防部工作的最后几年成为了美国中情局的间谍,并向对方出售伊朗的关键导弹计划信息。



美国从伊拉克战争后就加大了对伊朗的情报收集力度,并大量在伊朗军队内部招募间谍。据路透社总结称,过去一年,伊朗共宣布抓获17名为CIA工作的间谍。


14日,埃斯梅里还透露,此前被指控向CIA以及以色列泄露苏莱曼尼行踪的伊朗人马杰德也将很快被执行死刑。


为何在伊核协议全面达成5周年之际 伊朗挥动大刀?


中东问题专家王晋认为,这可以被视为伊朗在向美国高调地“秀肌肉”,表明在当前情况下,伊朗和美国之间的对话是很难切实展开下去的,僵局关系恐怕仍会持续。而处决间谍的时机,恰恰又是伊朗国内反美情绪高涨之际,以及伊朗国内强硬派逐渐掌控了政治和舆论的主导权,因此伊朗目前很难对美做出缓和的姿态。


宣称核计划不再受限 伊核协议何去何从?


今年1月3日,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少将在美军无人机空袭中丧生,作为报复,伊朗在5日后向美军驻扎的伊拉克空军基地发射了“数十枚导弹”。随后,两国关系骤然开始趋向紧张。



同样是在伊核协议达成5周年之际,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萨维也宣称,即便不退出协议,伊朗也会做出决定性的反制,伊朗的核计划不再受到任何限制,包括浓缩铀开发、浓缩铀的丰度以及相关的研究和开发。


穆萨维的言下之意,伊朗可能计划大规模违反协议内容,从而提高核开发能力,伊核协议是否能够继续维系下去成了一个问号。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浩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伊朗一贯采取“极限施压政策”,此前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伊朗随即反抗。但是,伊朗全面违反核协议的可能性不大,否则会遭受来自国际社会更大的压力,也会让美伊关系进一步紧张。


从美国方面来说,今年是大选年,如果民主党人拜登当选,民主党的多边主义外交政策可能会让美国重返伊核协议,伊朗也不会主动关闭未来可能与美国缓和的“机会之窗”。


事实上,对伊朗来说,由于遭受长期制裁,国内正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危机。政治分析师伊扎迪认为,目前对伊朗的制裁远超过协议达成前,伊朗石油出口远低于协议达成前。



神秘爆炸事件频发 涉伊多处军工设施


就在伊朗处决CIA间谍之前不久,伊朗境内接二连三发生了多起神秘爆炸事件,而且涉及多处工业军事设施。


第一次神秘袭击发生在6月26日,德黑兰东南的帕尔钦军事基地。液体燃料设施发生的爆炸把附近的整个山坡都染黑了。


7月2日的纳坦兹铀浓缩工厂爆炸,被认为对伊朗影响最大,因为这是伊朗浓缩铀生产的核心地点。


7月10日凌晨,德黑兰北部的一处地下室发生爆炸,此处距离军方的导弹仓库只有数公里。


而最新的一起爆炸是7月13日,伊朗东部的一座工业区被熊熊火焰吞没。事故起因是八个储气罐起火。



通过以色列对伊施压 于美国而言代价最小


究竟是谁对伊朗发动了这些神秘爆炸?世界媒体大多解读为是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发出的信号。


《纽约时报》称,对纳坦兹核设施的袭击已计划了一年多,爆炸可能是通过植入爆炸装置或者电子攻击引起的。科威特媒体则分析称,爆炸事件是以色列秘密袭击伊朗计划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挫败其核计划。因为袭击造成了80%的六氟化铀被损耗,这正是伊朗制造核武器的关键原料。



截至目前,以色列的态度依旧是不承认也不否认。13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萨维表示,如果证明是任何一个政权或者政府参与了纳坦兹事件,将会做出果断反应。


对此,中东问题专家王晋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浩都认为幕后力量极有可能来自于美国和以色列。


王晋表示,2010年,以色列就向伊朗核设施投放电脑病毒,最后伊朗核设施因此发生故障引发爆炸。2018年以色列又成功从伊朗偷出半吨光盘资料,可见以色列具备策动破坏和攻击的能力,并且得到了美国的默许。



王浩则认为,特朗普政府出于对美国大选年的考虑,为了赢得福音派新教徒等极端反伊斯兰势力的支持,有意愿向伊朗动手,但又不愿意正面与伊朗冲突,就可能借以色列之手对伊朗进行施压和报复。而随着美国大选临近,除非伊朗方面作出实质性妥协和让步,否则美伊关系至少到年底之前都会持续紧张。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黄艳琳)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美伊关系美伊关系,苏莱曼尼,伊核协议,特朗普,美国大选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5:18
恐怖雕塑引争议 艺术表达与公众审美边界在哪
新闻放大镜3天前
00:08
美防长抨击肥胖后这照片火了!网友P图吐槽
时讯3天前
00:52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震撼来袭
时讯2025/10/13
00:54
小男孩手臂卡在地铁扶手之间 民警迅速解救
看呀STV2025/10/13
01:56
上海书展旧书市集升级开启 开启书本和建筑“双重阅读”
时讯2025/10/12
00:08
美军高官:加沙将不会有美国部队
时讯2025/10/12
01:29
5岁男孩眼睛被戳伤 园长抹猪油致残 240万医疗费谁担?
时讯2025/10/11
00:10
中方回怼西方国家抹黑言论!挨个点名多国劣迹
时讯2025/10/11
00:15
李大霄:做好人买好股!三连忠告不要上杠杆
时讯2025/10/11
00:10
强降雨冲击墨西哥全境 老人把冰箱当救生艇
时讯2025/10/11
00:32
稀土管控再升级 中国到底在防范什么?
子午观潮2025/10/11
00:28
费德勒全家来沪,喊你推荐吃大闸蟹的地方!
看呀STV2025/10/11
00:09
“台独”自制潜艇翻车!国防部:完全是自不量力
时讯2025/10/10
04:01
百年守护:重磅书画!文物“游子”时隔多年聚首
中国考古报道2025/10/10
00:09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含以军撤军等四大核心内容
子午观潮2025/10/09
00:10
飞机上看儿童色情影像 日本足协高官在巴黎被捕
时讯2025/10/09
02:14
上海长假共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 同比增19.74%
时讯2025/10/08
00:28
上海一小车直接冲向警车!民警:我肯定要闯红灯…
新闻坊2025/10/08
00:09
27岁女子因身材焦虑8年只吃水果 死前体重仅44斤
时讯2025/10/06
00:16
俄媒驻华记者阿丽娜用这首古诗向中国人民送中秋祝福
时讯2025/10/06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