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子午观潮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既要豁免又要脱钩 美国这是鱼和熊掌要兼得?

2020-05-06 22:53:32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疫情恶化、经济衰退、失业率高企,美国正面临着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考验。


重压之下,日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美国《联邦公报》上发布公告,称正考虑将部分中国产品的关税豁免延长一年,并征求公众意见。


4月30日《联邦公报》截图


越来越长的豁免清单


根据公告,此次美方考虑延长关税豁免的产品,主要针对的是将于今年7月9日到期的“第六批关税豁免”清单。主要涉及到医疗设备、电子原件等。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将对这些可能延长的关税豁免,进行逐案评估,评估的重点为“该产品是否仍然只能从中国获得”。


而这也是美国在两个月内再次对华进行关税豁免。今年3月5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27家美国企业,总计100多项从中国进口的医疗相关产品进行关税豁免。


在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看来,美方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比较理性的。其实,美国对很多中国商品的依赖在短时期内是很难改变的,这些商品主要是美国自己生产不了,也找不到替代进口来源的,比如医药产品、液晶电视等。


此前,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涉及到的产品范围越来越大,豁免清单也变得越来越长。在疫情的形势下,现在还涉及到像口罩这样简单的商品,因为在短期内要组建相关的生产线和培训大量的熟练工人,美国是做不到的。


眼看政府“松口”,5月4日,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在内的多个行业机构发出公开信表示,豁免范围应“远远超过与新冠病毒医护直接相关的范畴”。从可以进行表面消毒的机器人,可以运送医疗用品的无人机,到电脑、电梯、打印机等等,都对医院和医疗保健领域至关重要,应该进入豁免行列。


张建平表示,目前中国的外贸企业承压还是比较重的,如果产品能够列入豁免清单,企业付出的成本就能小一些,竞争力也就会相对强一些,对于渡过目前的这个难关是比较重要的。



“豁免萝卜”与“威胁大棒”


关税豁免延期,可以说美国更多的是从应对自身疫情及经济发展而做出的选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段时间以来特朗普上下的诸多言行,依旧透露出想借经贸问题施压中国的信号。


当地时间5月1日,在白宫的简报会上,特朗普扬言考虑就新冠病毒的传播对中国采取报复措施,而提高对中国的关税“当然是选项之一”。


4日,美国财长姆努钦又发出警告,称如果中国没有遵守年初的第一阶段协议,就会对两国关系和全球经济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张建平认为,美国现在已经把威胁自己的贸易伙伴或者竞争对手作为一个常规的工具,使自己变得更为有利、更为主动,从而获得更多利益。不仅这次疫情被美国政治化,在过去两年的中美贸易摩擦过程中,美国也多次把相关问题政治化。


同时,美方不仅威胁中国,他也威胁过日本、韩国、欧盟,甚至还威胁过与自己非常紧密的北美自贸协定伙伴加拿大和墨西哥,通过威胁希望对手付出更高的成本、代价,让他获得更大的利益。


另外一方面,从大国博弈的角度上来讲,美国政府不仅要满足经济利益,同时还要迎合国内现有的民粹主义和极端右倾保守势力,那么威胁对手就变成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做法。



与中国“脱钩”可行吗?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除了关税威胁外,美国政府还在制订计划资助美国企业从中国撤离,并组建一个所谓的“可信任伙伴联盟”,以改变全球工业供应链布局,摆脱对中国过度依赖的状况。


事实上,这一计划,早有迹象可循。早在1月30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就表示,疫情将加速制造业回流北美。而4月9日,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更提议,要将美国企业搬出中国的成本直接费用化,以政府买单的形式帮助美企从中国迁出。


这种一厢情愿的脱钩,未必能得到美国企业的支持。由中国美国商会、上海美国商会和普华永道最近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企业对今后一段时间在华复工复产表示乐观,无意撤离中国市场。


张建平指出,要与中国脱钩的做法是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违背全球化发展规律和产业转移规律的,它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是很难成立的。库德洛也好,其他的美国政客也好,他们说可以为回到美国的企业承担一部分成本,但是这些企业回到美国去,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人吗?能不能找到上下游关联配套的产品,还有它的成本能不能具有市场竞争力?


其实,很多工厂为什么会从发达国家搬到中国来,它是一个非常长时间的商业运作,有可行性的研究、商业尽职调查,从投资到生产是一个长周期的事情,你要在短时期之内用人为的办法去推动,在经济上是完全不可行的。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赵歆)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中美贸易关税豁免中美贸易摩擦脱钩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9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含以军撤军等四大核心内容
子午观潮3天前
02:14
上海长假共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 同比增19.74%
时讯2025/10/08
00:28
上海一小车直接冲向警车!民警:我肯定要闯红灯…
新闻坊2025/10/08
00:08
一小时内4架 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动无人机袭击
时讯2025/10/08
02:01
东方秋晚上演人机同奏开启一场跨越时空音乐之旅
时讯2025/10/06
00:09
27岁女子因身材焦虑8年只吃水果 死前体重仅44斤
时讯2025/10/06
00:08
台湾长荣航空同一天两起意外!一架因风复飞机尾触地
时讯2025/10/06
00:08
特斯拉宣布:擎天柱机器人开始练中国功夫了!
时讯2025/10/05
00:16
“蓝马甲”帮您和陆家嘴三件套拍出最美合影
时讯2025/10/04
00:10
英国曼彻斯特恐袭事件中一名死者系警方误杀
时讯2025/10/04
01:14
大师赛盛宴不只在球场 一张票根串联文旅商体展
东方新闻眼2025/10/03
00:14
“我儿子是马克龙” 95后非遗传承人圈粉总统母亲
一眼看天下2025/10/02
03:42
老颜们的国庆
时讯2025/10/02
02:01
为热爱奔赴上海 10万发烧友集结国际手办模型展
时讯2025/10/02
02:39
花式促销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长假首日申城商圈迎大客流
时讯2025/10/02
00:07
日本幼儿园校车撞入民宅 司机死亡 5名儿童受伤
时讯2025/09/29
04:00
第八届进博会上海城市形象片发布
时讯2025/09/29
00:09
伊朗外长怒骂美国无耻 逼伊交出核材料换取豁免
时讯2025/09/29
00:08
以色列卷入俄乌冲突?泽连斯基表态
时讯2025/09/28
00:07
季风雨季再酿灾 印度这一地暴雨引发河水泛滥
时讯2025/09/27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