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子午观潮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频频夭折的楼市新政背后 如何保住“房住不炒”

2020-04-23 23:13:21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每逢刺激经济,房价就“蠢蠢欲动”。


今年疫情冲击过后,各地开始推进复工复产,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开始试探松绑楼市政策。不过这些新政常常“活不过三天”,最新加入试探队伍的,是湖北荆州市,他们的放松政策“活”了不到48个小时。


频频"夭折"的楼市新政



22日晚,湖北荆州市人民政府官网突然发文,宣布停止执行4月20日发布的松绑楼市政策,理由是与湖北省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部分条款内容不符。


对比两份文件可以看到,湖北省政府文件多集中在对房地产企业的支持上,包括为企业降本减负、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支持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等;而荆州市的文件多集中在松绑购房者资格上,包括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返还购房契税等,但这些政策只存“活”了48小时。


房地产专业人士表示,荆州作为三四线城市,在经历了前几年旧城改造促成的房价高增长期后,目前表现相对疲软。疫情之后出台这一政策很大程度体现了当地政府的救市期望。但根据4月1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房住不炒”仍旧是当前最基本的原则,国家并不倡导把房地产作为来拉动经济的手段之一。


类似的"短命新政",今年已经不是首次出现了。此前,海宁、驻马店、广州、宝鸡、青岛等城市都出台了相关房地产扶持政策,其中,驻马店、宝鸡降低首付比例,海宁放开外地户籍购房限制,青岛下调不动产限售年限等。


但这些新政都没有逃过夭折的命运,发布不久后就被撤销,最短命的是浙江海宁的新政,只存“活”了2小时。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认为,涉及到首付和限购有关的政策是老百姓比较关心的,也确实是比较敏感的,如果地方上出台的楼市政策引发市场反应过大,或者预期的不稳定性,让大家觉得又是一波炒房的时机,那么这种迹象必须是要遏制的。


疫情之下 楼市政策该如何调整?



在疫情冲击之下,房地产行业也受到不小的影响。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申请破产的房企已经达到120多家。从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市场复苏的角度,各地又该如何因地制宜地做出一些合理的政策调整?


对此,严跃进表示,关键就是要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降低企业的负担,同时还要照顾到老百姓对住房的合理需求。


房地产分析人士胡韵认为:湖北除武汉之外,还有很多诸如荆州一样的三四线小城市。长期来看,城市住宅的价格最终还是与城市发展的基本面相关。因此,政策上更多是引导继续加大产业的投资扶持、招商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和生活设施和医疗教育服务,以此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魅力。这也是当下住宅市场提升需求最稳定和良性的路径。


如何防范违规资金进入市场?



除了出台“短命政策”试探,还有一些城市的楼市,因为疫情后有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逆势行情”,目前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据新华社消息,最近深圳出现“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苗头。“经营贷”是银行发放给小微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贷款,抵押物一般是房产,利率在4%-7%之间,一般低于商业房贷利率。此前,深圳市为扶持中小微企业,还出台政策,将按照实际支付贷款利息的50%给予总额最高100万的贴息补贴。


在严跃进看来,违规资金进入房地产每一年可能都有,但今年这个问题比较突出,因为在经过央行一系列降准、降息后,资金的流向成为一个关键。“房住不炒”和防范金融系统风险这个方向一定要把握好,同时加强事后监管也很重要,比如要严查贷款人是否有购房记录等等,这样才能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的确,违规资金入楼市的苗头,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23日,央行上海总部召开上海房地产信贷工作座谈会,会上在布置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时强调,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的同时,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严禁以房产作为风险抵押,通过个人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等形式变相突破信贷政策要求,违规向购房者提供资金,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赵歆)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楼市疫情房地产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9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含以军撤军等四大核心内容
子午观潮3天前
02:14
上海长假共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 同比增19.74%
时讯2025/10/08
00:28
上海一小车直接冲向警车!民警:我肯定要闯红灯…
新闻坊2025/10/08
00:08
一小时内4架 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动无人机袭击
时讯2025/10/08
02:01
东方秋晚上演人机同奏开启一场跨越时空音乐之旅
时讯2025/10/06
00:09
27岁女子因身材焦虑8年只吃水果 死前体重仅44斤
时讯2025/10/06
00:08
台湾长荣航空同一天两起意外!一架因风复飞机尾触地
时讯2025/10/06
00:08
特斯拉宣布:擎天柱机器人开始练中国功夫了!
时讯2025/10/05
00:16
“蓝马甲”帮您和陆家嘴三件套拍出最美合影
时讯2025/10/04
00:10
英国曼彻斯特恐袭事件中一名死者系警方误杀
时讯2025/10/04
01:14
大师赛盛宴不只在球场 一张票根串联文旅商体展
东方新闻眼2025/10/03
00:14
“我儿子是马克龙” 95后非遗传承人圈粉总统母亲
一眼看天下2025/10/02
03:42
老颜们的国庆
时讯2025/10/02
02:01
为热爱奔赴上海 10万发烧友集结国际手办模型展
时讯2025/10/02
02:39
花式促销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长假首日申城商圈迎大客流
时讯2025/10/02
00:07
日本幼儿园校车撞入民宅 司机死亡 5名儿童受伤
时讯2025/09/29
04:00
第八届进博会上海城市形象片发布
时讯2025/09/29
00:09
伊朗外长怒骂美国无耻 逼伊交出核材料换取豁免
时讯2025/09/29
00:08
以色列卷入俄乌冲突?泽连斯基表态
时讯2025/09/28
00:07
季风雨季再酿灾 印度这一地暴雨引发河水泛滥
时讯2025/09/27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