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对话专家:疫情之后房价会上涨吗?政策会松绑吗?

时讯

2020-04-02 07:47:48 央视财经

全球开启货币宽松模式,房产价格会不会水涨船高?各地接连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房住不炒、一城一策如何实施才能真正稳市场?疫情之后,房地产市场会发生哪些变化?

3月31日晚,央视财经主持人张琳连线央视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聊聊房子那些事。

问题一:疫情对房地产市场冲击有多大?

马光远认为,谈房地产必须关注三个重大前提:

首先是疫情防控,中国已经打完了上半场,其他国家的确诊人数还在上升;其次是恢复生产,中国已经走向正常化;第三,应对疫情,全球央行已经开动了印钞机,在全球央行开动马力印钞的时候,他没见过有房价下降的先例。

只有在大萧条出现的时候,大家对经济很悲观的时候,才会出现一面放水,一面资产价格往下掉的情况。他目前的判断是,中国这边风景独好。
 
问题二:政策会松绑吗?

过快上涨的行情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过于严厉的房地产政策并不利于房地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本定调,一是坚持房住不炒,二是重点落实因城施策。

每一次经济下行的时候大家都会把希望寄托在房地产身上,个别地方政府是有这方面的冲动的,但是如果出现这种严重违背房住不炒的情况,我觉得及时叫停是必然的。

问题三:政策微调是不是意味着房价上涨?

不一定!中国房地产走到今天,过去20年那种快速上涨、全民炒房的周期基本已经结束了,房地产进入了新周期,主要标志是城市之间的严重分化,房子之间严重分化,房地产开发商之间严重分化。用我的话讲,投资房地产不需要智商的时代基本结束了,所有城市上涨的历史基本结束,不能说一旦政策宽松房价又会上涨。

第一,管理层不要担心;第二,老百姓不要担心;第三,开发商不要幻想;第四,炒房者要警醒。
 
问题四:深圳前段时间涨了10% 一线城市楼市火爆?

看楼市的话,在中国有两个城市是风向标,第一个是深圳,第二个是杭州。上一轮房地产上涨的序幕是从2014年杭州房价开始下跌,跌了差不多九个月以后,政策开始松动,第二年深圳开始暴涨,2016年全国房价上涨,2017年三四线城市上涨,到了2018年很多小县城上涨。

2020年房地产基本面的变化是,一线城市包括北上广深,将告别调整重回上涨,当然这种上涨跟过去暴涨不可相提并论,房价出现抬头的现象是正常的。
 
问题五:一线以外城市房价怎么走?

对有些城市来讲,城镇化进程没有结束,人往大城市流的趋势没有结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流、产业流、信息流、物流各个方面居于区域优势的城市,无论大小,只要具备这些特点的可能还会上涨。

我真的非常看好武汉,武汉一定能够崛起为中国的一流城市,中部最大的城市,因为像疫情这样的考验,对一个城市各方面的管理和竞争力都有极大的提升。

武汉整体疫情结束以后,买第一套房的要抓紧。
 
问题六:首套刚需和改善型住房最近可以入手吗?

对很多现在首套置业的人来讲,今年真的可以好好看,如果你非常担心就等疫情结束,也不着急,但是如果说基本有一个判断以后,你也不要犹豫。

买房子的时候,好好研究这个城市房地产的基本面,多听听中介、开发商、专家的看法,综合意见以后做一个决定。

另外,改善型目前是可以出手的,只要是好的城市,没有特别大的问题。

耐心是种美德,耐心也是财富,不要着急。
 
问题七:房贷利率会慢慢下降吗?

几乎所有专家都在预测利率下降是一个大趋势,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几乎所有专家都这么说的时候,你一定要打一个问号,不一定。

大家可以看一下利率发展的历史,利率的短期趋势是可以讲的,如果没有疫情,两到三年的时间中国的利率下降是可以看见的,但是长期怎么走,真的不知道,一旦遇到通胀,利率怎么可能往下走,世界上所有的央行所做的就是加息,不断加息。
 
问题八:长期租房划算吗?

我不认为大家会长期租房子,租房是一个短期的选择。

对于年轻人来讲,一毕业后没必要立即去买房子,解决一线城市年轻人的租房问题,不仅仅要靠市场,政府也要有所作为,去提供大量适合年轻人的租房产品。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房价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6
国内最大巴洛克建筑群 换“冬装”“蓄势”迎客
东方番茄酱2天前
01:39
迪士尼迎“秋假”大客流 网约车“定点听单”缓拥堵
时讯3天前
00:13
雅思变雅雅!郑思维错穿搭档球衣 紧到脱不下来
时讯2025/11/17
00:07
超60万人!菲律宾爆发超大规模游行 要求反腐问责
时讯2025/11/17
00:42
日本多位前首相批评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环球交叉点2025/11/17
00:10
美航母打击群进入加勒比海!特朗普释放对话信号
时讯2025/11/17
04:51
气温下降各类电加热衣走红 价格差异大
时讯2025/11/17
00:07
接受日媒采访 郑丽文明确表态:“一个中国”
时讯2025/11/15
00:07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时讯2025/11/14
00:10
目标2000枚 伊朗加速导弹生产应对以色列威胁
子午观潮2025/11/13
00:08
从树上到杯中 海南咖啡“沪上”飘香
东方番茄酱2025/11/13
02:17
首次来中国巡演 这架飞机才是旅客心中的样板机
看呀STV2025/11/12
00:07
英国警方披露抓捕画面:钱志敏在床上被捕
时讯2025/11/11
00:12
“暴走团”现身香港?徒步团队浩浩荡荡路过维港
时讯2025/11/11
04:08
执牛耳者丨志存高远 开拓眼界成就美好人生
执牛耳者2025/11/11
00:09
吉祥物找吉祥物合影!全红婵“捕获两只大湾鸡”
时讯2025/11/10
00:10
俄军接收第六批苏-35S 基辅方向空中战力再升级
子午观潮2025/11/10
04:46
老旧社区来了年轻“社群官”
新闻透视2025/11/10
00:38
歼-50上福建舰?张耀:并非遥不可及
子午观潮2025/11/09
01:09
国防部:敦促菲方停止侵权挑衅和煽宣炒作
权威发布2025/11/07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