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时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李干杰: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是环保工作的生命线

2019-03-11 18:25:46 看看新闻Knews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一)15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提问:“近期,环保数据造假问题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环保数据造假无疑是最严重的治理之难。请问部长,我们以后将采取什么样的举措来杜绝环保数据造假这个问题?”

李干杰说:这个问题很敏感,大家也很关心。您刚才讲的环保数据造假,我体会您讲的是监测数据造假。在实践中,过去最突出的也是这方面的问题。对监测数据造假,我们是深恶痛绝!我本人一再讲,我们现在生态环境的管理、生态环境的治理就像一座大厦,这座大厦,你要让它屹立不倒,最关键的是中间这个柱子一定要坚实可靠,而我们的监测就是这个大柱子。如果这个大柱子撑不住,这个大厦就撑不住,它一定会倒塌。换句话说,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也是我们环保工作的生命线,不能出毛病,不能有问题。这几年,我们着力推动监测网络建设,按照中央的要求,这也是中央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解决环境监测质量的真实、准确、可靠的问题。我们对环境监测数据提了三个字的要求,“真”、“准”、“全”,也就是真实、准确、全面。

应该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之前我不敢说,但今天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的监测数据是真实、准确、全面的。如果说全面,现在还有点差距,因为现在大气监测国控点1436个,大家认为可能还要设得再密一点,水的国控点是1940个,可能有些地方还没有设。但是数据是真实、准确的,我们心里是有底的。一方面,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保证了这一点。另一方面,跟前后两方面的信息情况是相匹配的。前面跟我们掌握的治理工程的推进、实物量的完成是匹配的,后面跟我们听到的、社会反映的、老百姓的感受是一致的,不像过去是“两张皮”,我们说环境质量好了,老百姓不认账,过去这种情况确确实实存在。

对于监测数据造假的问题,我们是怎么办的呢?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使得今天的情况有大的转变和好转呢?三句话:第一,做到让其不敢。发现问题立马查处、严肃查处,并且不是一般的追责问责,不是蜻蜓点水。比方说最典型的,已经向社会发布的两个典型案例,一个西安的监测数据造假案,一个是山西临汾监测数据造假案,不仅仅是有行政处罚,关键还有刑事处罚。临汾一个案子,进去了16个人,这在过去大家想都想不到,为了一个监测数据,有16个人受到刑事处罚。

第二,做到让其不能。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另外人防加技防,做到不能。过去,我们国控点监测都是由地方负责的,名义上是国控点,但实际上是地方进行运行维护的,是考核谁,谁监测。我们现在体制创新,谁考核,谁监测。我们考核国控点,就是我们监测,我们请第三方进行监测,而不再由地方进行监测,并且我们对第三方有严格的一套管理制度。另外,我刚才讲到,人防之外还有技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对监测的干扰能够避免,一旦发现问题,马上就能知道。比如国控监测点位,不仅仅是监测设备本身,也包括其他一些视频设备,全是跟我们监测总站联网的,一有动静,这边马上知道,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第三,做到让其不愿。当然让其不愿坦率说还有差距,因为考核的压力大,他完成不了的时候就容易动歪脑子。我们反复强调,做宣传,同时发现问题严肃查处、倒逼,还有对于确确实实做得好的,我们在一些政策和其他方面,也给予奖励、鼓励和支持,宣传引导大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把监测工作做好。

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把这个不敢、不能、不愿三件事做好,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规章制度。同时,最重要的是加强质量管控,发现问题严肃查处,确保我们监测这个顶梁柱、这条生命线能够不出毛病,确确实实发挥好它的作用,我们也还有这个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李干杰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时讯2025/11/14
00:10
目标2000枚 伊朗加速导弹生产应对以色列威胁
子午观潮2025/11/13
00:08
从树上到杯中 海南咖啡“沪上”飘香
东方番茄酱2025/11/13
02:17
首次来中国巡演 这架飞机才是旅客心中的样板机
看呀STV2025/11/12
00:07
英国警方披露抓捕画面:钱志敏在床上被捕
时讯2025/11/11
00:12
“暴走团”现身香港?徒步团队浩浩荡荡路过维港
时讯2025/11/11
00:09
95岁“股神”巴菲特将告别 不再写年度股东信
时讯2025/11/11
04:08
执牛耳者丨志存高远 开拓眼界成就美好人生
执牛耳者2025/11/11
00:09
吉祥物找吉祥物合影!全红婵“捕获两只大湾鸡”
时讯2025/11/10
00:10
俄军接收第六批苏-35S 基辅方向空中战力再升级
子午观潮2025/11/10
00:57
天山脚下巩乃斯河:晨雾冰雪绘就冬日秘境
东方番茄酱2025/11/10
00:10
郭晶晶任全运会开幕火炬手 霍震霆称全家都会看
时讯2025/11/10
02:14
把自己练到“报废”才跳出了这神仙舞台
番茄鱼2025/11/09
01:48
收获订单 扩大朋友圈 展商们在进博会拥抱新机遇
东方新闻眼2025/11/09
00:08
埃尔多安会见夏巴兹 表态将继续支持巴阿对话
看现场2025/11/09
00:38
歼-50上福建舰?张耀:并非遥不可及
子午观潮2025/11/09
00:10
被吐槽卸任后“像换了个人” 石破茂哈哈大笑
时讯2025/11/08
00:07
朝鲜国防相谴责美韩:将对威胁采取进攻性行动
时讯2025/11/08
01:09
国防部:敦促菲方停止侵权挑衅和煽宣炒作
权威发布2025/11/07
00:10
“海尔兄弟”走红全运会 范逸被赞“跳板白月光”
看现场2025/11/07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