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丝绸之路:考古学上概念要改变 政治因素占主导

时讯

2018-05-16 19:51:47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峥

作为本次活动丝绸之路博览会的重要文化内容,《国际丝绸之路和考古文化遗产国际论坛》文化研讨会于近日召开。众多丝路沿线国家的的考古学者荟聚一堂,交流互鉴丝绸之路考古的成果和学术。 


古代丝绸之路


沙漠绿洲丝绸之路


公元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公元二世纪),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 

“在近些年的考古发现中,丝绸之路早在汉之前就存在这一贸易通道,我认为,对于外国来说,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而对于我国汉之后的各个王朝来说,其政治意义大于贸易,这是一条政治之路”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 

巴泽雷克墓地


巴泽雷克墓地文物


巴泽雷克墓地文物


巴泽雷克墓地文物


政治意义大于贸易意义是有着历史和考古发现和依据的。汉代,西安成为汉代的国都,古罗马是汉朝主要的贸易对象,按说陕西地区应该有发掘到大量的罗马钱币,可事实却是多年的考古发掘,在中国境内的罗马银币少之又少,发掘出来的主要集中在新疆,而从官方记载来看,丝绸成为汉王朝向一些丝路沿线国家的赏赐,西域以及丝路沿线国家并不作为汉王朝的贸易对象。汉王朝与西域和中亚欧洲各国也没有过多往来。而在公元前二世纪,当匈奴击败西域国家大月氏,大月氏西迁,这引发公元138年,汉王朝派张骞出使西域,以便联合大月氏,联合夹击匈奴,开启中原王朝和西域的全面政治外交。 

“大月氏是在汉朝最重要的西域国家,对研究丝绸之路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之前在新疆东天山地区在发掘大月氏文化遗存,去年我们在乌兹别克斯坦北巴克特里亚地区发掘过程中,获得重要的考古发现的拉巴特墓地,这是公元一世纪时期的偏洞室墓葬形制墓地,时代是距今约两千年前的汉朝,其中,出土带有东西方融合元素的的项链,各种珠子,铁器,金器以及丰富的随葬品,我们判断,这是一处大月氏古国墓地,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古代的中外交流”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教授说。 
 
史书记载,在汉代,大月氏受到匈奴的进攻曾经沿着丝绸之路出现过三次迁徙,但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大月氏迁徙的路线和国外文化遗存少之又少,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考古学者发现哪处墓地和遗址是大月氏的遗存,寻找丝绸之路中亚地区古国大月氏是国际难题也是考古难点。大月氏西迁人种,文化都是未知。拉达特墓地的考古发现,第一次确定了大月氏文化遗存的存在,对于研究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丝绸之路提法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他认为丝绸之路的考古学上始于汉朝开始,但我认为丝绸之路从考古学上概念就和李希霍芬不一样,丝绸之路不是指某一个时代和特定的地区,它是更早于汉朝”宋新潮说。 


三条重要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一般来说丝绸之路地理标志主要有三条,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长安,是最重要的起点城市,也是传统上所说的绿洲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在俄罗斯,哈萨克斯他和蒙古国和中国的交界处,考古学家发现的巴泽雷克文化就是早于汉朝,考古研究证明这处墓地是在公元前5世界到公元前3世纪,在墓冢中,随葬品发现了很多中国的元素,其中就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织物和铜镜以及漆器。汉代张骞通西域,并非丝绸之路的开始,而是开启了古代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即由零星地、断续地、小规模地民间交流转变为大规模地、持续地、官民结合的交流。张骞出使西域的政治因素远远高于贸易因素这一提法,在这次论坛中,获得了来自中亚国家和英国考古学者的认同, 

“丝绸之路天山廊道是整个丝绸之路的部分,但这部分地区涉及到陕西,甘肃,新疆以及中亚国家,但我们从丝路概念上的考古发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文献上记载的很多事件还不能从考古学上得到印证,而考古学的研究是支撑文化外交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后我们会继续加强和国外文物部门交流,国家文物局也将支持中国和国外考古部门的合作和联合发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 



参加“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的中外考古专家还首次达成“西安共识”,并一致决定成立“丝绸之路考古联盟”。《西安共识》提倡,摒弃不负责任的掠夺性、破坏性的考古工作,在考古工作过程中认真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共享和展示利用工作;倡议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全面合作,共同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整体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作,通过联合“申遗”促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


“从考古学上来说,我们对丝绸之路概念需要更延伸一些,元代的马可波罗来中国从他的路线上可以看出,他来的时候走陆路,回去时候走海路,形成了古代完整丝绸之路的一个闭环形式,所以说,我们考古更应该走出去,围绕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掘,意义才更为重大”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峥 编辑:傅群)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丝绸之路考古学政治因素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9
“美国党”真要建?马斯克发起新政党支持投票
时讯2025/07/05
00:12
列车滞留3小时 男子砸窗通风!官方通报详情
时讯2025/07/05
00:07
美国超离谱世界锦标赛!300只“霸王龙”集体狂奔
时讯2025/07/04
00:48
马斯克要建“美国党” 是何居心?
子午观潮2025/07/04
00:27
记者求证:上海游泳馆即时起暂停开放
看呀STV2025/07/03
01:34
独家探营淮海路上新医院 大华医院来了
看呀STV2025/07/03
00:58
云南苍山菌子被游客薅秃?“躺板板”警告非玩笑!
东方快评2025/07/03
00:29
K1373次旅客列车浙江境内脱线 铁路部门通报
时讯2025/07/03
00:21
广州模特赴泰拍摄被骗至缅甸拘禁 警方介入调查
时讯2025/07/03
01:31
“日本将发生大规模地震”传言甚嚣尘上 专家驳斥
时讯2025/07/03
00:33
日本民众正经历地震和高温双重考验
时讯2025/07/02
00:26
佩通坦被停职 泄露录音成泰国国内矛盾导火索
一眼看天下2025/07/01
00:07
泰国总理佩通坦被停职 中国外交部回应
蓝厅之声2025/07/01
01:10
上海飞东京一航班从万米高空急降 氧气罩掉落
看呀STV2025/07/01
00:39
香港回归28周年 重温那一刻依旧激动人心
时讯2025/07/01
00:40
92岁游本昌仍坚持入党 宣誓现场他一度哽咽...
时讯2025/06/30
00:45
上海创下6月高温日天数之最 将冲击40℃!
时讯2025/06/30
01:06
小区高空抛物屡禁不止 有人往下丢“排泄物”
看呀STV2025/06/30
00:29
超长“打工”153天 今天是在大银幕见吒儿最后机会
时讯2025/06/30
00:31
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欢呼 家长:她考得最好一次
时讯2025/06/25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