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时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文脉颂中华|傣家竹楼的秘密

2018-02-24 17:41:33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冬季的勐景来,阳光明媚,温暖如春。这个位于中缅边境的傣族村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110多户人家在这里繁衍生息。傣家寨子特别美,高大的菩提树下,翠竹掩映之中,隐约可见傣家竹楼的小巧竹檐。


勐景来俯拍


西双版纳盛产竹子,傣家人就地取材建造竹楼。玉应的家就在村子中央,房屋分为上下两层,下层高约七八尺,四周没有遮拦,二楼住人,既可以避免潮湿,也可以远离地面的热气。这样的构造,蕴含了傣族的建筑智慧。近年来,大多数竹楼改用木材建造,屋顶也改成木板或瓦顶,更加坚固耐用。


傣家竹楼


玉应家里的柱子都是四四方方形的,玉应介绍,四方形的柱子可以防止毒蛇攀爬,因为方形的棱角可能会扎伤蛇的鳞片。房屋是穿叉结构,它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不用钉子,比较坚固,地震的时候不容易倒塌。


竹楼内部


按照傣家规矩,进入竹楼之前,要把鞋脱在门外。玉应介绍,二楼的生活区域以前都是用蚊帐分隔成一个一个房间,年纪大的人用深色蚊帐,年轻人用颜色比较鲜艳的。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竹楼改用木板间隔,里面是卧房,外面是客厅,房间里有各种现代化的家电。


傣家人热情好客,外面的客人来访时,他们会让客人摸摸一根柱子,这根柱子名叫“吉祥柱”,位于整栋房屋的正中间,上面有傣族的大佛爷亲手写好的经文。用手摸一摸,有“保吉祥平安”的寓意。


但屋子里有一个地方是绝对不允许外人进入的,甚至在外面看一眼也不行,那就是傣家的卧室。为什么有这样的禁忌?原来卧室里有一根特殊的柱子,名叫“家神柱”,它被认为是房屋守护神居住的地方。“家神柱”包有白布,中间放有芭蕉叶、甘蔗苗、蜡条和棉花条等,老人在去世之后会靠着这根柱子净身。信奉南传佛教的傣族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灵,房屋守护神所在的柱子被外人看到了会不吉利,因此不允许外人进入卧室。


傣族居民把构皮捣烂造纸


和竹楼文化同样历史悠久的,还有玉应家世代相传的一门手艺:构皮造纸。把构树的树皮煮烂以后,打成纸浆,将一定量的纸浆倒入水槽,然后用纱网“捞纸”,在太阳下晒干。这种造纸技艺和东汉时期的蔡伦造纸术十分相似,堪称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构皮造出来的纸比较粗糙、厚实,经久耐用,一般不会腐烂和被虫蛀,寺庙藏经阁里流传千百年的典籍大多用的这种纸张。另外这种纸还可以用来制造油纸伞、孔明灯和普洱茶茶饼的外包装。2006年,傣族构皮手工造纸技艺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傣族居民做饭


傍晚,夕阳西下。玉应开始准备晚饭,材料全部是就地取材。烧火用的松明子,就是松树的油脂渗透于木质之中,与木绺丝相互交融形成的一种物质,可以直接用作染料。玉应准备的这道菜叫作“喃咪”,就是傣族的番茄酱。把西红柿和辣椒烧熟了以后,做成酱料,可以直接用糯米饭蘸着吃,也可以用牛皮、猪皮蘸着吃。


傣家晚饭


不变的是文化的内核,变化的是傣家人的生活。2010年,勐景来被评定为“云南省首批5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2013年被中国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中国傣族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基地”称号。


勐景来街景


寨子里的居民以前都是以种水稻为主,比较贫穷落后。旅游业发展以后,很多人开始做生意,或者在寨子里做管理工作、当导游,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玉应家的一楼,以前是饲养牲畜的场所,现在被改成造纸工坊,既用于纸张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供游客参观体验。


傣族村寨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古朴别致,流光溢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竹楼也被修建的愈发美观气派。傣历新年和农历在日期上相差很大,今年是在4月间,不过每年春节这里都是热门旅游地。承续传统,迎接盛世,历经千年的傣家村寨,正在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老屋傣家竹楼卧室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9
红旗车开往克里姆林宫 中俄领导人举行会谈
一眼看天下2天前
02:13
独家专访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环球交叉点3天前
03:50
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投试点范围扩大
时讯3天前
06:01
金融监管总局: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
时讯3天前
02:28
上海这些商场外贸商品卖爆 消费者:买得真尽兴
东方新闻眼2025/05/06
00:13
破局者|商场集体护盘中国制造!不卖美国 转内销
一眼看天下2025/05/05
01:05
啥都靠支援 赴美受阻商品首次上柜上海百货商场
看呀STV2025/05/05
00:56
上海“五一”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 同比增长1.61%
时讯2025/05/05
04:08
家门口的宝藏商圈,这届居民很会玩!
看呀STV2025/05/05
00:14
解放军仪仗队将参加俄白阅兵活动
一眼看天下2025/05/05
01:55
四川乐山大佛景区外籍游客“扎堆” 景区推出多项暖心举措
时讯2025/05/05
00:06
贵州两艘游船侧翻 约70人落水已打捞搜救50余人
时讯2025/05/04
11:53
记者直击:红场阅兵仪仗队彩排现场全是中国人?
环球交叉点2025/05/04
00:09
涉钓鱼岛 台湾网民怒了 国防部、外交部喊话日本
时讯2025/05/04
00:09
事关中美经贸对话磋商 美方:想谈!中方:正在评估!中方立场始终如一
时讯2025/05/02
05:54
年销量超15万件 小小冰箱贴如何吸睛又“吸金”
东方新闻眼2025/05/01
00:13
一波三折的美乌矿产协议突然签了!细节全公开
子午观潮2025/05/01
00:06
台湾逆子因和父母口角放火烧家 亲友冲上前怒踹
时讯2025/05/01
01:40
这里是上海丨五一长假, 上海见!
这里是上海2025/04/30
00:06
驳回上诉!李铁案二审维持原判刑期20年
时讯2025/04/30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