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中国科学家发现控制水稻重金属镉积累的新机制

时讯

2018-02-13 18:07:28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帼霞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由于生长环境的缘故受重金属污染危害非常显著。目前,重金属污染在我国呈现出量大、面宽以及污染形态复杂的特征。初步估计我国耕地面积的20%以上受到重金属镉、砷、铅等重金属污染,每年造成的粮食减产和污染分别达到千万吨以上,因此重金属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但是我国的现实国情是人多地少,很多中低度重金属污染农田还必须从事农业生产,导致类似有毒“镉大米”的事件不断发生。


要解决这种两难困境,培育既能生产可食用部位重金属含量安全,同时在秸秆等部位高积累重金属的“修复型”农作物可能为解决中国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一个相对理想的策略, 但是其是否可行及其相关理论基础尚未有系统的研究。



北京时间今天下午,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龚继明研究组的研究论文。文中揭示了一种关键植物蛋白(CAL1)通过分泌和长途运输从而定向调控水稻营养器官中重金属镉积累的新机制,从概念上验证了文中提出的“修复型”水稻培育理念,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在作物中报道的与重金属控制相关的标志性成果。


龚继明研究组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重金属的植物修复机理。归国之初他便与兄弟单位联合,搜集了中国的代表性水稻品种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筛选。其中的台南1号(TN1)和春江06号(CJ6)水稻在重金属积累方面差别显著,而且是镉特异的,这预示着这一对水稻品种可用于分离控制镉定向分配的基因,而且还不影响有用的必须元素的积累。


龚继明研究组的黄婧博士和罗劲松博士通过10年的接力,最终克隆到特异控制叶片等营养器官中镉积累的关键基因CAL1,而且发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机制:CAL1是一个分子量不大的植物蛋白,它在细胞内合成后,通过特异结合镉并将镉从细胞内排除到细胞外,有效降低细胞内镉的积累。由于其表达部位紧靠植物体内的运输大通道维管束,所以这些排出到细胞外空间的镉随着蒸腾流运输到了植物的地上部位。



由于CAL1蛋白与镉在细胞外还是以紧密结合的形态存在,所以镉不能再次进入韧皮部的细胞,而韧皮部是镉向稻米中转运的重要通道,因此这种结合实际上减少了镉通过韧皮部向水稻籽粒的再分配过程,从而只是定向调控镉在叶片等营养器官中的高积累。


CAL1基因这样的一种工作方式使得我们可以定向改造作物,让水稻的稻草中可以积累更多的重金属镉,但是又不增加稻米中镉的含量,使得我们有可能在中国面积广大的中低度污染的农田里安全生产农作物,同时还逐步对这些农田进行修复,让这些农田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逐步得到治理,最终变成清洁的生产用地。此外, CAL1编码的成熟蛋白只有50个氨基酸,还有望开发成一种人体排重金属的多肽类药物。


目前研究组已经对该基因申请了专利保护。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水稻重金属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5:18
恐怖雕塑引争议 艺术表达与公众审美边界在哪
新闻放大镜2天前
00:52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震撼来袭
时讯3天前
00:54
小男孩手臂卡在地铁扶手之间 民警迅速解救
看呀STV3天前
00:08
美军高官:加沙将不会有美国部队
时讯2025/10/12
01:29
5岁男孩眼睛被戳伤 园长抹猪油致残 240万医疗费谁担?
时讯2025/10/11
00:10
中方回怼西方国家抹黑言论!挨个点名多国劣迹
时讯2025/10/11
00:15
李大霄:做好人买好股!三连忠告不要上杠杆
时讯2025/10/11
00:10
强降雨冲击墨西哥全境 老人把冰箱当救生艇
时讯2025/10/11
00:28
费德勒全家来沪,喊你推荐吃大闸蟹的地方!
看呀STV2025/10/11
00:09
“台独”自制潜艇翻车!国防部:完全是自不量力
时讯2025/10/10
00:09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含以军撤军等四大核心内容
子午观潮2025/10/09
00:10
飞机上看儿童色情影像 日本足协高官在巴黎被捕
时讯2025/10/09
02:14
上海长假共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 同比增19.74%
时讯2025/10/08
00:28
上海一小车直接冲向警车!民警:我肯定要闯红灯…
新闻坊2025/10/08
00:08
一小时内4架 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动无人机袭击
时讯2025/10/08
02:01
东方秋晚上演人机同奏开启一场跨越时空音乐之旅
时讯2025/10/06
00:09
27岁女子因身材焦虑8年只吃水果 死前体重仅44斤
时讯2025/10/06
00:08
台湾长荣航空同一天两起意外!一架因风复飞机尾触地
时讯2025/10/06
00:16
俄媒驻华记者阿丽娜用这首古诗向中国人民送中秋祝福
时讯2025/10/06
03:42
老颜们的国庆
时讯2025/10/02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