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以下简称“市交通委执法总队”)约谈“滴滴出行”平台,对近期市民反映强烈的被接单出租车司机“秒单完成”现象,要求平台落实整改。
曾几何时,“网约”出租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因各类平台的奖励令买卖双方双赢的局面,促成眼下网约出租车多过路面扬招的结局。但就在最近,不少市民发现原本“秒接单”的网约出租车变得越来越难叫。原因不是一车难求,而是自己被人“放了鸽子”。
线上打车从一种时髦、便捷变成了一种负担、摆设。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原本争相接单的网约市场来了一个180︒的急转弯,变成了接连“拒单”的市场?
软件漏洞,扰乱市场
记者调查了解到,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症结是出租车网约平台软件的技术漏洞。以“滴滴出行”为例,软件允许出租车司机接单后通过点取“现金结付”的按钮自由“终止合同”,以求达到挑客的不法目的。这种“奇怪”的软件设计漏洞给予了出租车司机过度的自由,将原本企业监管职责完全转嫁到司机的个人自觉上,企业有能力却又不履行事后监管义务,对该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导致了司机们口口相传,人人逐利的恶性循环。网约出租车频现“秒完成”,市场秩序面临挑战。
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叫停“放鸽子”行为
2月9日下午,市交通委执法总队约谈全国最大出租车网约平台之一的“滴滴出行”,郑重告诫企业正确履行监管主体义务,尽早修正叫车软件漏洞,规范平台接单履约,回归市场良性秩序。“滴滴出行”政府事务部门、出租车安全体验部门应约参加约谈并做了承诺。
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要求企业:
一、尽早完成平台接单软件修正,全面禁止驾驶员随意取消订单,“放市民鸽子”。
二、梳理后台数据,于2月底前将今年以来本市所有利用平台软件漏洞恶意拒载的“秒完成”出租车号牌及相关信息提供给市交通委执法总队。
执法部门下一步措施:
一、督促“滴滴出行”履行企业监管主体责任,列出计划,落实整改,尽快修复软件漏洞。
二、将所有“秒完成”拒单数据,会同市运输管理处将涉事司机向所在出租车企业通报,要求出租车企业加强对相关驾驶员进行教育,严格遵守本市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规范。
三、协助市运输管理处加强行业宣贯,通告本市出租车运输企业做好所有出租车驾驶员培训,全面禁用“秒完成”功能。
同时,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还表示将对“秒完成”变相拒载的违法行为“零容忍”,坚决进行严格执法。今后市民若有发现此类情况,可以保存被“秒完成”的手机截屏,通过12345、12319举报投诉热线向执法部门举报。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将“发现一起,调查一起”,“核实一起,处罚一起”,对一切企图“钻空子”“走偏门”的不法行为说不!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谢丹青 实习编辑:张欣萌)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