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子午观潮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中国该警惕了 有“太空野心”的不止马斯克

2018-02-08 00:59:24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丹  舒克诣煊  郝苗苗

北京时间2月7日凌晨4时45分,“猎鹰重型”运载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发射升空。49年前,“土星5号”火箭也正是从这座发射台升空,首次将人类送往月球。

 

航天专家周杰用太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来形容这次发射,这是自阿波罗时代“土星5号”火箭以来,人类设计出的威力最大的火箭,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媒体用“完全碾压”来形容“猎鹰重型”的过人之处。此外,可重复利用性在“猎鹰重型”身上得到了进一步验证,这不仅能大幅降低人类进入太空的成本,也为未来的太空探索计划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作为“猎鹰重型”的老板,马斯克还将自家研发的特斯拉跑车送入太空,车上循环播放已故摇滚明星大卫鲍伊的经典歌曲《太空怪人》,这辆红色跑车将沿着一条连接地球的椭圆轨道进入火星,并在宇宙中飞行超过10亿年。这是精明的营销噱头,但也透露出马斯克的太空征服野心,也许不久之后,人类可以乘坐火箭前往火星寻找新的家园。



当然,从实际情况考虑,人类登陆火星的梦想还太为遥远,通往数亿公里外的火星之路曲折又漫长。但是,马斯克获得的一系列成功,无疑将世界的目光再次吸引到太空,正如马斯克在发射后的记者会上说,“我们需要一场新的太空竞赛”。


事实上,这场新的“太空竞赛”从去年就已经默默展开,而比火星近一点的小目标——月球,再度成为各国争相涉足的焦点。

 

2017年12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在白宫签署命令,指示美国航空航天局启动太空探索项目,送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并为登陆火星打基础。那一天,距离人类最后一次踏足月球,整整45年。



特朗普表示,宇宙空间的利用价值很大,美国将再一次成为人类在太空探索领域的领导者,这对美国而言非常重要。他还表示,启动太空探索项目还意味着美国将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此外,日本、印度、俄罗斯以及欧洲也制定了登月和其他形形色色的探月计划。例如日本方面就计划,力争到2030年左右实现日本宇航员的探月之行。另据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将与美国合作,实现载人月球探测,同时,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还将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联合开展登月取样返回任务,这也标志着日美、日印之间的合作关系扩展至外太空。


中国近年来在载人航天工程方面一直成绩不俗,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有不少媒体,都将美国重启“太空竞赛”与中国的崛起联系起来。

 

在2017年于北京召开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就透露,中国正在进行载人登月的预研和前期准备工作,虽然还没有立项,但时间应该不会太长。此前,杨利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预计中国航天员会在2030年前后登月。

 

与此同时,目前“甩开”中国的国际空间站将于2020年退役,而中国的空间站核心舱也恰恰将在2020年被送入轨道。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近地空间站的国家,欧洲的宇航员们甚至已经开始学习中文,准备“跳船”到中国空间站。



当然,“猎鹰重型”的成功发射也让中国看到了自己的不足。2016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目前国内最强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最大载荷为25吨,连“猎鹰重型”的一半都不到,在周杰看来,这意味着在火箭运载能力方面,中美存在至少十年的差距。



不过,有差距并不可怕,面对差距,我们需要谦虚,更需要学习,迎头赶上。随着中国超强火箭发动机试车和大直径壳体的研制不断实现突破,中国的大国重器长征九号预计将在2030年前后登场。它的最终目标很简单,与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正面竞争,支撑中国大型空间站建设、重型深空探测任务、载人登月、载人登陆火星的顺利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Space X是私人公司,但其核心技术还是来自NASA等美国官方。正是由于长达数十年的积累,美国培育了大量的航天人才和丰富的航天资源,马斯克才能在Space X成立后,迅速吸收一大批航天人才,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前NASA工程师Tom Mueller。周杰认为,中国虽然不能完全复制美国人的成功,但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比如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带动一些中小民营航天公司,牵引他们一起发展,最终引领整个国家航天事业的进步。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丹 舒克诣煊 郝苗苗 编辑:胡晓虎)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警惕太空马斯克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5:18
恐怖雕塑引争议 艺术表达与公众审美边界在哪
新闻放大镜3天前
00:08
美防长抨击肥胖后这照片火了!网友P图吐槽
时讯3天前
00:52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震撼来袭
时讯2025/10/13
00:54
小男孩手臂卡在地铁扶手之间 民警迅速解救
看呀STV2025/10/13
00:08
美军高官:加沙将不会有美国部队
时讯2025/10/12
01:29
5岁男孩眼睛被戳伤 园长抹猪油致残 240万医疗费谁担?
时讯2025/10/11
00:10
中方回怼西方国家抹黑言论!挨个点名多国劣迹
时讯2025/10/11
00:15
李大霄:做好人买好股!三连忠告不要上杠杆
时讯2025/10/11
00:10
强降雨冲击墨西哥全境 老人把冰箱当救生艇
时讯2025/10/11
00:32
稀土管控再升级 中国到底在防范什么?
子午观潮2025/10/11
00:28
费德勒全家来沪,喊你推荐吃大闸蟹的地方!
看呀STV2025/10/11
00:09
“台独”自制潜艇翻车!国防部:完全是自不量力
时讯2025/10/10
04:01
百年守护:重磅书画!文物“游子”时隔多年聚首
中国考古报道2025/10/10
00:09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含以军撤军等四大核心内容
子午观潮2025/10/09
00:10
飞机上看儿童色情影像 日本足协高官在巴黎被捕
时讯2025/10/09
02:14
上海长假共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 同比增19.74%
时讯2025/10/08
00:28
上海一小车直接冲向警车!民警:我肯定要闯红灯…
新闻坊2025/10/08
00:08
一小时内4架 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动无人机袭击
时讯2025/10/08
00:09
27岁女子因身材焦虑8年只吃水果 死前体重仅44斤
时讯2025/10/06
00:16
俄媒驻华记者阿丽娜用这首古诗向中国人民送中秋祝福
时讯2025/10/06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