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看世界 ||12月“科学”流言榜,看看你上当了吗?

时讯

2016-01-02 15:44:56 乐游上海

2015年12月“科学”流言榜今天发布,电磁波过敏症、雾霾是“核雾染”等入榜。


1、雾霾损伤体检能反映肺部病变?


流言:12月7日18时,北京首次启动雾霾红色预警,雾霾下民众的 “恐慌”无法言喻。恰逢其时,京城某三级甲等医院“贴心”推出了雾霾损伤体检套餐,该套餐声称可早期发现雾霾对公众上下呼吸道的损伤及其所带来的肺部病变,此外,雾霾天气之中损伤呼吸道的因素也可通过这一检查得以全面反映。

  

真相:“我认为,所谓的雾霾损伤体检有悖于科学常识,对广大公众并无实际意义。”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科主任郭兮恒告诉记者。郭兮恒告诉记者,雾霾影响人体健康的原理与吸烟并无二致。据他介绍,正如烟草之中的化学物质一般,霾中的小颗粒物(如PM2.5甚至PM1)可以直接“登堂入室”,进入肺部甚至溶于血液,引发呼吸系统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会造成基因突变,导致癌症。然而,与吸烟损伤同样相似的是,雾霾中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损伤并非在短期之内便能够显现,是长期积累造成的结果。


2、垃圾骚扰短信回“0000”可永久屏蔽?


流言:最近,这样一条消息在朋友圈疯传,关于退订垃圾广告短信的。“不要相信垃圾广告短信说的回TD或者回N退订,你回了,只能让它确认这个手机号是有人在用的,以后会变本加厉地发,甚至卖给别的广告商。正确方法是回四个0,接着会收到运营商的确认短信,再发一个0,以后就永远不会受到它家的骚扰了。”

  

真相:退订代码,是由服务运营者自行设定的,具体回复哪组数字或者字母,需要与服务运营者确认。比如,上海从2013年12月1日起设定的一键退订号码是0000,而江苏在2015年3月设定的退订号码是00000。也有专业人士提醒记者,回复0000或者其它的完全退订代码,意味着不再接收这一服务商的所有短信,其中也将包括一些应用的验证码信息,做选择时应考虑到这一因素,以避免影响到日常的正常使用。三大运营商客服工作人员也表示,并不确定0000是统一的短信退订代码,具体情况需与信息提供商确认。


3、生姜能治脱发?


流言:每年冬天都是“养生”重灾区,今年也不例外。“生姜治脱发”的“传说”,就像雪花一样,寒风一吹,旋即卷土重来。其故事大都相似,“我以前经常掉头发,后来坚持用生姜擦头皮”,或者,“后来用生姜煮汁,涂抹头发”,结果都很喜人,“生姜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头发从此就再也没掉过,梳都梳不下来”。

  

真相:雄激素性脱发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不过,大量研究表明,雄激素性脱发跟雄激素异常代谢分不开。生姜的主要成分是姜酚和姜醇。不过,一来,研究数据是建立在生姜提取物灌注上,关于生姜擦头皮、姜汁涂抹头发到底有没有用,并不确定。二来,正如前文所说,雄性激素性脱发是激素水平和局部受体的问题,这些不得到改善,单纯改善血液循环,只怕会起到反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更指出,姜醇、姜酚等物质,可以延长毛发的休止期,并且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也就是说,生姜不仅不能治疗脱发,而且,有可能加重病情。


4、葡萄干含促干剂不能吃?


流言:有人称,葡萄干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促干剂”,会让葡萄干“放在手心里来回搓一搓,能搓出白边”,而且,“仔细闻,有微微的胶水味”,直接导致“绝不敢吃葡萄干了,都是化学添加剂”的心理阴影。

  

真相:上世纪90年代,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葡萄干的加工越来越困难,其质量也连年下降。为了扭转这一局面,1992年,新疆农科院园艺所的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获得了专利的神器——促干剂。促干剂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化学制剂,其实就是一种强碱溶液,能破坏葡萄表皮的蜡质层和果皮的韧性,使葡萄更容易脱水。

  

很多人担心的是,使用促干剂后,葡萄干的安全性会不会受影响?研究人员曾采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对葡萄干促干剂食口安全进行毒理学评价。试验结果显示,葡萄促干剂为无毒、无遗传毒性的食品添加剂,其最大使用浓度为7.0%。从上文可知,浸泡葡萄干的促干剂水乳只需3%左右的浓度即可,远低于这个最大使用浓度。而且,在浸泡之后、晾晒之前,果农会对葡萄进行清洗,附着于葡萄表皮的强碱溶液很容易被水洗掉。


5、关节不舒服不宜运动?


流言: 跑步强度太大,我膝盖受不了。”“我有肩周炎,不能打羽毛球。”“我腰疼,走两步都累,更别说其他运动了。”……生活中,以关节不适“逃避”运动的借口比比皆是,现在,网上也开始讨论关节不舒服不宜运动了。

  

真相:北京营养源研究所的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专家介绍,运动与关节损伤的问题,最早是由运动员的高强度关节负荷引发的急性损伤性关节炎被提出的。后来这一说法却被一些非运动康复专业的人士广泛误用。而对于关节炎病患,尤其是缺乏运动的中老年人群,选择中低强度的节律运动方式,如有氧步跑等,不但不会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反而阻止疾病的恶化,促进康复。


6、真的有“电磁波过敏症”?


流言:据英国《每日快报》近日报道,英国一位身患电磁波过敏症(electro-hypersensitivity,EHS)的15岁的女孩珍妮·福来(Jenny Fry)今年6月份时在家附近的树林中上吊身亡,母亲称女儿的死源于“WiFi过敏”的危害。


真相:过敏是由过敏原引起的,而且发生过程十分迅速。那么,假如一个人真的对电磁波过敏,只要他暴露在电磁波环境中,就会很快产生不适。反过来,他能够根据身体上的不适以及不适的程度,判断电磁波是否存在、是强是弱。


因而,研究者认为,没有电磁波过敏这回事,或者说,所谓的电磁波过敏,并不是一种电磁波导致的生理反应,而可能是一种心理效应。各国政府应该明确表示,目前不存在电磁辐射超敏反应与电磁场暴露之间关联的科学根据。


7、雾霾是“核雾染”?



流言:一位自称为美国“物理博士”的马可安在一篇题为《中国煤炭工业的崩溃和核雾染灾难》的网络文章中说,鄂尔多斯地区的煤矿含有铀等半衰期达数亿年的核辐射物质,这部分物质通过煤矿燃烧后以粉尘形式排入到大气中,并通过核辐射粉尘的方式污染大气,是导致中国PM2.5超标的罪魁祸首。


真相:两年前的老谣现在又被人翻出来扰乱视听。其实,雾霾难散主要影响因素为气象条件。从目前查到的资料来看,我国铀煤的铀含量基本上都在2%以下。天然铀到处都存在,空气、土壤、水及建材里都有。铀元素本身是很重的元素,不容易被氧化,不会变成粉尘;再一个电厂对排放物都会进行除尘、脱硫脱硝,就是真的有,也应该是留在燃烧残渣里,进入空气中是很微量的。

(来源:乐游上海)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雾霾流言

推荐视频

02:13
独家专访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环球交叉点2天前
06:01
金融监管总局: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
时讯2天前
02:28
上海这些商场外贸商品卖爆 消费者:买得真尽兴
东方新闻眼3天前
00:13
破局者|商场集体护盘中国制造!不卖美国 转内销
一眼看天下2025/05/05
01:05
啥都靠支援 赴美受阻商品首次上柜上海百货商场
看呀STV2025/05/05
00:56
上海“五一”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 同比增长1.61%
时讯2025/05/05
04:08
家门口的宝藏商圈,这届居民很会玩!
看呀STV2025/05/05
00:14
解放军仪仗队将参加俄白阅兵活动
一眼看天下2025/05/05
01:55
四川乐山大佛景区外籍游客“扎堆” 景区推出多项暖心举措
时讯2025/05/05
00:06
贵州两艘游船侧翻 约70人落水已打捞搜救50余人
时讯2025/05/04
11:53
记者直击:红场阅兵仪仗队彩排现场全是中国人?
环球交叉点2025/05/04
00:09
涉钓鱼岛 台湾网民怒了 国防部、外交部喊话日本
时讯2025/05/04
00:09
事关中美经贸对话磋商 美方:想谈!中方:正在评估!中方立场始终如一
时讯2025/05/02
05:54
年销量超15万件 小小冰箱贴如何吸睛又“吸金”
东方新闻眼2025/05/01
00:13
一波三折的美乌矿产协议突然签了!细节全公开
子午观潮2025/05/01
00:06
台湾逆子因和父母口角放火烧家 亲友冲上前怒踹
时讯2025/05/01
02:55
世界首个“空中博物馆”上博号来了!
看呀STV2025/04/30
01:40
这里是上海丨五一长假, 上海见!
这里是上海2025/04/30
00:06
驳回上诉!李铁案二审维持原判刑期20年
时讯2025/04/30
00:32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公开朝鲜士兵在俄罗斯训练画面
子午观潮2025/04/29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